[发明专利]蓄电池极板的快速固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4159.X | 申请日: | 201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2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廖兆军;胡金丰;张华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雄韬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1 | 分类号: | H01M4/21 |
代理公司: | 44331 深圳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寇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镇同富工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极板 快速 固化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蓄电池极板的快速固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阶段:温度60℃~65℃,湿度95%~100%,时间0.5h~1.0h;2阶段:温度60℃~65℃,湿度90%~95%,时间0.5h~1.0h;3阶段:温度70℃~75℃,湿度85%~90%,时间0.5h~1.0h;4阶段:温度80℃~85℃,湿度80%~85%,时间1.0h~2.5h;5阶段:温度70℃~75℃,湿度85%~90%,时间0.5h~1.0h;干燥阶段:温度80℃~85℃,湿度0%,时间1.0h~4.0h。本方案极大提高极板固化干燥的生产效率,实现铅酸蓄电池极板和组装的连续生产,且制造的铅酸蓄电池有良好的容量和循环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的快速固化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和低碳经济的兴起,中国蓄电池行业的生产模式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型升级。新的生产技术将逐渐替代旧的生产技术。目前已经逐渐出现了高科技含量的成套拉网生产线、连铸连轧生产线、自动物料输送系统,并且先进的高自动化、成套化、系统化的生产模式正在不断涌现。
在铅酸蓄电池的制造工序中,生极板的固化是一道关键工序,同时也是生产周期最长的工序之一,目前常见的固化工艺时间通常在60h~90h之间;这严重制约高自动化、成套化、系统化的生产模式。
为满足生产模式转型升级需要,有必要缩短生极板固化干燥工艺时间以提高生极板的生产效率,进而缩短电池的生产周期,同时保证生极板容量和循环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铅酸蓄电池生极板固化存在的固化时间长、无法满足高自动化、成套化、系统化生产模式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的快速固化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极板的快速固化工艺,至少包括以下程序步骤:
1)固化第1阶段:温度60℃~65℃,湿度95%~100%,时间0.5h~1.0h;
2)固化第2阶段:温度60℃~65℃,湿度90%~95%,时间0.5h~1.0h;
3)固化第3阶段:温度70℃~75℃,湿度85%~90%,时间0.5h~1.0h;
4)固化第4阶段:温度80℃~85℃,湿度80%~85%,时间1.0h~2.5h;
5)固化第5阶段:温度70℃~75℃,湿度85%~90%,时间0.5h~1.0h;
6)干燥第1阶段:温度80℃~85℃,湿度0%,时间1.0h~4.0h。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铅酸蓄电池的快速固化工艺,在6~10h内即可完成极板的固化干燥,极大的提高生极板固化干燥的生产效率,能够实现铅酸蓄电池从极板到组装的在线生产,并且固化干燥后的极板制造成铅酸蓄电池时,铅酸蓄电池具有良好的容量和循环寿命;由该固化干燥工艺处理的极板制造的VRLA电池,20小时率放电可以达到21~22小时,初始1C容量在40min以上,1C放电循环100次衰减程度和在极板活性物质重量等方面与统固化工艺极板制作的VRLA电池相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蓄电池极板的快速固化工艺,至少包括以下程序步骤:
1)固化第1阶段:温度60℃~65℃,湿度95%~100%,时间0.5h~1.0h;
2)固化第2阶段:温度60℃~65℃,湿度90%~95%,时间0.5h~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雄韬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雄韬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41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组件
- 下一篇:智能通用型石墨烯配对钠离子新能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