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向入水式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0068.0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8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堡;汤爱萍;李攀;唐冉;张旭;刘堂;刘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D21/08;B01D21/28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澄清池 排泥 池体上部 反冲洗管 加药管 进水管 出水 切向 水力学 圆锥形结构 混凝效果 企业成本 人力物力 网格挡板 出水渠 放空管 虹吸管 圆锥体 池体 闸阀 节约 水利 外部 能源 投资 | ||
1.一种切向入水式澄清池,主要包括:网格挡板、放空管、排泥兼反冲洗管、加药管、进水管、出水渠、环状吸泥管、射流器、真空系统、出水虹吸管;其特征在于:上半部池体为类似圆柱体,池壁与铅锤方向有一定夹角,中部颈缩,由中部向两边呈向外渐扩的形状;圆锥形池底与水平地面有45°夹角;池体内部有四扇网格挡板,池底有环状吸泥管并且连接外部排泥兼反冲洗管;池体上部设有出水虹吸管和出水渠,出水虹吸管连接真空系统,池体上部设有进水管和加药管,进水管和加药管尾部连接射流器,加药管先与进水管连接再进入池体;下部还设有排泥兼反冲洗管和放空管,四种管道分别配有闸阀;原水由进水管进入,期间经过加药管在水中混有絮凝剂,随后经射流器以切线方向射入澄清池中;在射流器的出口使活性污泥和絮凝剂充分混合;水流在切向力的作用下在池体内做旋转运动并在网格挡板的作用下提高了混凝效率;在池体中央形成沉淀区,两侧为絮凝区,然后经过絮凝和沉淀后的水通过中央的出水虹吸管吸入到出水渠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向入水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排泥兼反冲洗管末端有带盖帽的吸泥口,中间的吸泥口下部有支管与环状吸泥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向入水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环状吸泥管均匀分布若干多个吸口,且垂直朝向池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切向入水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放空管位于吸泥口与排泥兼反冲洗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切向入水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澄清池上部池壁均匀分布四扇网格挡板,挡板孔径根据出水要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切向入水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射流器平行池壁放置,使水流切向射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切向入水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出水虹吸管管嘴为喇叭口形状,外部连接真空系统;出水渠前部有集水凹口,然后再平缓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00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