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近距离业务功能实体及通信资源分配、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2800.8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2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兴航;徐伟杰;潘振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4/8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学秀;吴敏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近距离 业务 功能 实体 通信 资源 分配 调度 方法 | ||
基站、近距离业务功能实体及通信资源分配、调度方法,所述近距离业务单播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在对用户设备进行近距离业务鉴权时,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进行近距离业务单播通信时使用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D2D缓存状态报告时,基于进行近距离业务单播通信时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对端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分配对应的资源;所述D2D缓存状态报告包括与对端用户设备进行近距离单播通信使用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索引信息。上述的方案,可以避免在为进行D2D通信的用户设备分配的通信资源出现冲突,提高无线资源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近距离业务功能实体及通信资源分配、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设备间(Device-to-Device,D2D)通信是一种在系统的控制下,允许用户设备(UE)之间通过复用小区资源直接进行通信的新型技术,它能够增加蜂窝通信系统频谱效率,降低终端发射功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线通信系统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提出的先进型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的研究项目中,需要在LTE的基础上提供新的技术来满足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IMT-A)的要求,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和系统容量。IMT-A系统在小区蜂窝网络下允许支持D2D通信来提高频谱利用率。D2D通信在小区网络的控制下与小区用户共享资源,因此频谱的利用率将得到提升。此外,它可以减轻蜂窝网络的负担、减少移动终端的电池功耗、增加比特速率、提高网络基础设施故障的鲁棒性等,还能支持新型的小范围点对点数据服务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基站在为用户设备分配的D2D通信资源,导致用户设备被调度在同一时间向不同的对端用户设备分别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存在着资源冲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是如何避免在为进行D2D通信的用户设备分配的通信资源出现冲突,提高无线资源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距离业务单播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在对用户设备进行近距离业务鉴权时,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进行近距离业务单播通信时使用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得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D2D缓存状态报告时,基于进行近距离业务单播通信时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对端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分配对应的资源;所述D2D缓存状态报告包括与对端用户设备进行近距离单播通信时使用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基站,包括:通过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和移动性管理实体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基站。
可选地,所述通过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和移动性管理实体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基站,包括: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以使得所述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并使得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通过用户设备上下文修改请求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基站。
可选地,所述通过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和移动性管理实体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基站,包括: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以使得所述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并使得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通过用户设备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基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2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