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壁保护装置及其设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4839.3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1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源石;李尚虎;崔秉喆;金大根;郑松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POSCO |
主分类号: | C21B7/10 | 分类号: | C21B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保护装置 及其 设置 方法 | ||
1.一种冷却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网形状的框架,其设置成保护冷却壁;以及
固定部,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一侧,从炉体的内侧向外侧被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通过焊接或螺纹紧固与所述框架连结,或者以铰链为媒介与所述框架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在向所述炉体的外侧被引出的端部形成有螺纹部,
所述冷却壁保护装置包括:
支承板,其形成有插入孔;以及
螺母部,其与贯通所述支承板而从所述支承板突出的所述固定部的螺纹部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端盖,该端盖覆盖所述支承板、所述固定部的端部以及所述螺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至少设置有多个锚状物,这些锚状物支承附着在冷却壁的内壁的耐火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图案,
所述冷却壁保护装置还具备具有所述规定的图案的辅助框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框架在所述固定部之间以与所述框架分隔配置的方式以连结部为媒介固定于所述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辅助框架设置有多个锚状物,这些锚状物支承附着在冷却壁的内壁的耐火材料。
9.一种冷却壁保护装置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对炉体的铁皮和冷却壁进行穿孔的步骤;
将冷却壁保护装置向所述炉体的内侧插入的步骤;
将所述冷却壁保护装置的固定部向所述铁皮的外侧引出而进行固定的步骤;以及
朝向所述冷却壁喷射耐火材料以使所述冷却壁保护装置被埋没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的步骤中,在从所述炉体的外部将连结绳插入对所述铁皮和所述冷却壁进行穿孔而形成的贯通孔之后,将所述连结绳的一端连结于所述冷却壁保护装置的固定部而拉拽,由此将所述固定部的端部向所述铁皮的外侧引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的步骤包括在向所述铁皮的外侧引出的所述固定部的端部插入支承板并将螺母部紧固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的步骤包括设置端盖以覆盖所述支承板、所述固定部的端部以及所述螺母部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端盖与所述铁皮之间的内部空间注入耐火材料而进行密封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却壁保护装置的框架设置多个锚状物,
在喷射所述耐火材料的步骤中,所述耐火材料以埋没所述锚状物的方式被喷射并与所述锚状物结合而固化。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壁保护装置包括至少具有格子图案的框架,
所述格子形状的主体部分以插入于形成在所述冷却壁的凹槽内的方式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壁保护装置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以不干涉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冷却板的位置配置辅助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POSCO,未经株式会社POSCO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48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