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冰红葡萄利口酒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6523.8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李华;梁艳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1/022 | 分类号: | C12G1/0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冰红 葡萄 利口酒 生产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冰红葡萄利口酒的生产方法。
二、背景技术:
利口酒为英文Liqueur的译音,它是以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金酒、伏特加或葡萄酒等中性酒作为基酒,然后加入果汁和糖浆,再浸泡各种水果或香料植物,经过蒸馏、浸泡、熬煮等过程制作而成,其至少含有2.5%的甜浆,甜浆可以是糖或蜂蜜。
利口酒所采用的加味材料千奇百怪,最常见的分两大类:一类是水果,另一类是水果以外的其他植物。由于利口酒气味芬芳,口味甘美,糖的含量较高,并且比重较大,所以,其特别适合饭后单独饮用,或者用以调配各种色彩层次的鸡尾酒,或者作为烹调和制甜点用酒,并具有和胃、醒脑等保健作用。
利口酒味道香醇,色彩艳丽柔软,其种类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柑橘类利口酒、樱桃类利口酒、桃子类利口酒、奶油类利口酒、香草类利口酒、咖啡类利口酒。除上述几大类风味特点十分显著的酒品外,还有其他很多种独具特色的利口酒。
葡萄利口酒是在葡萄酒(葡萄酒的总酒度在12v%以上)中加入葡萄白兰地、食用酒精或葡萄酒精以及浓缩葡萄酒、含焦糖葡萄汁、白砂糖等,使终产品的酒精度达到15.0%-22.0%(体积分数)。
目前,制作葡萄利口酒使用的是多个葡萄品种混合,没有使用单一的葡萄品种,因此,不能凸显葡萄品种对葡萄利口酒的影响。而实际上,葡萄品种是影响葡萄利口酒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北冰红葡萄利口酒的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北冰红葡萄利口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方法为:(1)葡萄成熟度监控;(2)原料采收分选;(3)除梗破碎,装罐,添加SO2;(4)添加食用酒精进行浸渍;(5)分离压榨;(6)陈酿;(7)澄清、稳定性处理;(8)灌装、封帽、贴标后装箱入库。
所述的步骤(1)葡萄成熟度监控:对葡萄果实进行还原糖和总酸的测定,当糖酸比≥20时进行人工采收;
所述的步骤(2)原料采收分选:去掉烂果、青果以及树叶杂质;
所述的步骤(3)除梗破碎,装罐,添加SO2:将果实除梗破碎后,入罐,同时添加60~80mg/L的SO2;
所述的步骤(4)添加食用酒精进行浸渍:浸渍温度为18~20℃,浸渍时间为7~10天,调酒度至18%vol,在浸渍过程中每天搅拌1次;
所述的步骤(5)分离压榨:压榨过程不能使劲太大,防止压碎葡萄籽,融入劣质单宁,影响酒的品质;
所述的步骤(6)陈酿:4℃下低温陈酿,在陈酿过程中定期转罐,去除沉淀;
所述的步骤(7)澄清、稳定性处理:装瓶前要自然澄清,再通过稳定性处理,将澄清稳定的酒经过膜过滤即可装瓶。
所述的葡萄为北冰红葡萄。
所述的定期为1个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根据北冰红葡萄的特点,研制了利口酒的制作方法,使得北冰红葡萄利口酒呈深紫红色,果香浓郁,酒体醇厚,酸甜协调,饮后回味无穷。
本发明不仅增加了北冰红葡萄果实加工利用的新途径,更加丰富了酒类的品种,给人们消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北冰红葡萄是我国东北地区选育的酿酒新品种,果穗整齐一致,圆柱型,平均单穗重500-800g。果粒大、紫色、含糖量适中,口感好,香味浓,外观色泽鲜艳,耐贮运,品质良好。北冰红葡萄在陕西合阳地区进行了引种栽培,并对其酿酒特性进行了研究。
北冰红葡萄果实与大多数酿酒葡萄相比,含糖量类似、含酸量较高、出汁率较高,果实总酚和香气物质丰富,加工品质和风味品质好。
本发明一种北冰红葡萄利口酒的生产方法为:(1)葡萄成熟度监控;(2)原料采收分选;(3)除梗破碎,装罐,添加SO2;(4)添加食用酒精进行浸渍;(5)分离压榨;(6)陈酿;(7)澄清、稳定性处理;(8)灌装、封帽、贴标后装箱入库。
所述的步骤(1)葡萄成熟度监控:对葡萄果实进行还原糖和总酸的测定,当糖酸比≥20时进行人工采收;
所述的步骤(2)原料采收分选:去掉烂果、青果以及树叶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6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