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寻车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27765.5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奎;邹翔;李龙敏;崔绍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板牙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G01S19/48;G01S19/49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3 | 代理人: | 甘章乖,周建华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惯性 导航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寻车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各种形式的车辆的数量也急速增长,对车辆的导航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在大型办公区或者商业区的停车场面积很大,车主无法方便快捷的寻找到指定的车辆,则快速精确地找到车辆的泊车位置信息成为业界主要研究课题。
在现在的车俩导航技术中,主要有红外线定位导航技术、惯性导航定位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及电磁定位技术等。当前车辆的导航主要依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向车辆提供卫星导航信号,车辆内安装智能车载终端,智能车载终端能接收卫星导航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智能车载终端的卫星导航信号发送给移动设备;当车辆处于隧道、山洞或者底下停车场等环境时,车辆中的智能车载终端没法获取卫星导航信号,则移动设备无法获取智能车载终端的卫星导航信号,从而不能方便快速的找到车辆的具体位置信息。
因此,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对车辆的位置信息进行定位并寻找,导致在丢失卫星导航信号的情况下,无法方便快速地找到车辆的位置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寻车方法和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对车辆的位置信息进行定位并寻找,导致在丢失卫星导航信号的情况下,无法方便快速地找到车辆的位置信息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移动设备端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寻车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车载设备的绝对定位信息;
基于所述绝对定位信息生成方向导航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来自车载设备的绝对定位信息包括:
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接收来自所述车载设备的绝对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绝对定位信息生成方向导航信息包括:
通过地磁感应的方式基于所述绝对定位信息生成方向导航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车载设备端的基于惯性导航的寻车方法,包括:
获取初始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初始定位信息确定绝对定位信息;
向移动设备发送所述绝对定位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初始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初始定位信息确定绝对定位信息包括:
以陀螺传感的方式获取所述车载设备的相对移动数据信息;
基于所述初始定位信息和所述相对移动数据信息,确定绝对定位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获取的卫星导航信号是否丢失,若是,则基于最近一次获取的所述卫星导航信号确定所述初始定位信息,若否,则向移动设备发送所述卫星导航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寻车的移动设备,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车载设备的绝对定位信息;
地磁感应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绝对定位信息生成方向导航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用于:
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接收来自所述车载设备的绝对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地磁感应单元用于:
通过地磁感应的方式基于所述绝对定位信息生成方向导航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寻车的车载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初始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初始定位信息确定绝对 定位信息;
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向移动设备发送所述绝对定位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以陀螺传感的方式获取所述车载设备的相对移动数据信息;
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初始定位信息和所述相对移动数据信息,确定绝对定位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获取的卫星导航信号是否丢失,若是,则基于最近一次获取的所述卫星导航信号确定所述初始定位信息,若否,则向移动设备发送所述卫星导航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板牙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板牙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77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