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四线长距离并行的分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9576.1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4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重武;王华兵;袁晓萍;赵强;林永红;张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王虹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线 出入段线 联络通道 四线 城市轨道交通 并行 接轨 分离结构 斜交 地下 靠拢 工程施工 角度交叉 空间转换 曲线型 下穿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四线长距离并行的分离结构,包括从接轨站引出的两条正线和两条出入段线,从接轨站引出时所述正线位于出入段线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出入段线在临近接轨站的第一立交处上跨斜交至两条正线一侧,所述两条出入段线在第一立交处后呈曲线型延伸、并在与正线呈大角度交叉且远离接轨站的第二立交处上跨斜交至正线的另一侧,所述两条正线在第一立交处后逐渐靠拢,两条正线在第一立交处与第二立交处间的靠拢处设置联络通道。本发明通过线路空间转换,使两条正线和两条出入段线通过2次立交实现长距离地下四线并行分离,避免正线联络通道下穿出入段线区间,缩短联络通道长度,降低了工程施工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工程,具体地指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四线长距离并行的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各大城市快速崛起,随着轨道交通线网加密以及城市开发强度加大,控制性建筑及市政管线等控制因素越来越多,地铁轨道交通线路敷设受到较大限制,出现正线和出入段线接轨区间并行长度超过600米的情况,根据防灾要求,区间隧道长度大于600m时,应设联络通道,从工程投资、工程风险和可实施性方面对地下四线长距离并行的线路布设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常见的方案是如图1所示,从接轨站1引出后两条正线2与两条出入段线3并行,正线2位于出入段线3两侧,且正线2和出入段线3需要朝两个不同方向走行,出入段线3最终连接地面的车辆基地,在二者竖向距离达到立交条件时一次立交(立交处5)完成分离,“立交处”指正线、出入段线立交平面重合时的区域位置。但是此方法正线需在四线并行段(即两条正线2与两条出入段线3并行段)设置两正线2的联络通道4,此时正线2线间距较大,且联络通道4下穿出入段线3区间,形成了约35m长的超长联络通道4,利用冻结法施工,其施工风险非常大,工程投资也大幅增加,所以如何实现长距离(>600米)地下四线并行尽早分离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四线长距离并行的分离结构,尽量缩短联络通道长度且使其施工简单易行,从而降低工程规模和施工风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四线长距离并行的分离结构,包括从接轨站引出的两条正线和两条出入段线,从接轨站引出时所述正线位于出入段线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出入段线在临近接轨站的第一立交处上跨斜交至两条正线一侧,所述两条出入段线在第一立交处后呈曲线型延伸、并在与正线呈大角度交叉且远离接轨站的第二立交处上跨斜交至正线的另一侧,所述两条正线在第一立交处后逐渐靠拢,两条正线在第一立交处与第二立交处间的靠拢处设置联络通道。
优选的,从接轨站引出后两条出入段线相对于两条正线倾斜向上延伸直至第一立交处。
优选的,所述出入段线在第一立交处后沿第一曲线段延伸,所述正线在第一立交处后沿第二曲线段延伸,所述第二立交处为第一曲线段与第二曲线段末端交汇且呈大角度交叉处。
优选的,所述两条正线在第一立交处后逐渐靠拢至间距为设定值后保持不变,联络通道位于两条正线在第一立交处与第二立交处间间距为设定值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线路空间转换,使两条正线和两条出入段线通过2次立交实现长距离地下四线并行分离,相比传统方法1次立交处实现长距离并行后的分离,本发明中正线联络通道设置在第一立交处和第二立交处之间,联络通道所在正线线间距明显减小,联络通道长度由35米减少至14米,且联络通道的位置和出入段线隧道不发生关系,避免下穿出入段线区间,降低了工程施工风险,节省工程投资。
2.本发明正线与出入段线拉开竖向距离后,两条出入段线上跨一条正线进行一次立交分离,并通过第一曲线段调整前进角度,两条正线通过第二曲线段调整自身的线间距以及与出入段线的夹角,尽量增大夹角,形成大角度交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9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架空乘人索道的调速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速铁路客运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