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压缓冲的减震管卡及减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5616.3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4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潘瑾;金峰;谢荣;胡杰;沈中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L3/205 | 分类号: | F16L3/205;F16L5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压 缓冲 减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压缓冲的减震管卡及减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冶金,化工,船舶等行业中,管道系统是用于输送各种流体介质的管道及其附属机件、监测仪表、泵和阀门等的总称。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管道系统的支承能够满足管道的静应力及热变形要求,但管路系统的振动噪音也会对工人工作环境的安静性、舒适性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剧烈的振动甚至会造成构件的疲劳破坏,使管路断裂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另外,除了导向、刚性吊架外,管道上的大部分弹簧吊架都会随着外部作用力的增大而加大变形,在剧烈冲击等载荷作用下,弹簧吊架无法及时限制管道位移、保护管道不至于变形过大,尤其是舰艇管路系统,由于爆炸、碰撞等突然的冲击而引起内部重要管道的破损,将会使舰艇动力装置瘫痪,从而失去动力、丧失战斗能力。基于以上原因,设计了这种带液压缓冲装置的管卡,以提高管路系统减震、抗冲击、降噪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液压缓冲的减震管卡及减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液压缓冲的减震管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卡本体、簧片弹簧、液压缓冲装置和标准紧固件;
所述管卡本体两端通过标准紧固件固定在设备基础件上,使得管卡本体在安装时呈弧形,管卡本体上对称设置有预留缝隙;
所述簧片弹簧的两端穿过预留缝隙,安装于管卡本体上,管卡本体和簧片弹簧将管道固定在两者之间的间隙中,簧片弹簧在安装时呈弧形;
所述液压缓冲装置通过标准紧固件固定在设备基础件上,包括活塞杆、缸体、活塞和弹簧;所述活塞杆的顶端与簧片弹簧的弧形底端相连,活塞杆的底端伸入缸体,与活塞相连,活塞通过弹簧与缸体底部连接;所述缸体内充填粘性液体,粘性液体的高度浸没活塞,所述活塞与缸体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所述管卡本体两端设置有安装孔,标准紧固件通过安装孔将管卡本体固定在设备基础件上。
所述簧片弹簧呈中间宽两端窄的结构,簧片弹簧两端穿过预留缝隙的部分设置有卷耳。
所述缸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标准紧固件通过缸体上的安装孔将液压缓冲装置固定在设备基础件上。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减震管卡的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标准紧固件将液压缓冲装置固定在设备基础件上;
2)将簧片弹簧的弧形底端与液压缓冲装置中活塞杆的顶端连接;
3)将管道置于簧片弹簧上;
4)在管卡本体的两侧开设相互对称的预留缝隙;
5)将管卡本体置于管道的上方,簧片弹簧的两端分别穿过管卡本体两侧的预留缝隙,然后将簧片弹簧两端穿过预留缝隙的部分卷曲,形成防止簧片弹簧从预留缝隙滑出的卷耳;
6)利用标准紧固件将管卡本体固定在设备基础件上;
7)在液压缓冲装置的缸体内充入粘性液体,使粘性液体将活塞浸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一减震装置,本发明通过簧片弹簧和液压缓冲装置的共同作用,从多个方面提高减震装置的稳定性和抗冲击性,具有较高的降噪能力,能有效提高工作环境的安静性和舒适性,大大降低了管道系统疲劳破坏的发生几率,延长管道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管道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管卡本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簧片弹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液压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管卡本体1、管道2、簧片弹簧3、标准紧固件41-44、设备基础件5、液压缓冲装置6、活塞杆61、缸体62、活塞63、弹簧64。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基于液压缓冲的减震管卡,其包括管卡本体1、簧片弹簧3、液压缓冲装置6和标准紧固件41-44。参见图2可知,管卡本体1两端设置有安装孔,通过标准紧固件41、44固定在位于水平面的设备基础件5上,管卡本体1上还对称设置有供簧片弹簧3两端穿过的预留缝隙,在安装时,管卡本体1呈弧形,罩设在管道2、簧片弹簧3和液压缓冲装置6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5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稳压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