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ESD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1917.7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3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卢斌;刘森;郭之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7/02 | 分类号: | H01L27/02 |
代理公司: | 31237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屈蘅;李时云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esd 保护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ESD保护电路,包括设置在高压电源线和地线之间并依次耦接的偏置电路、ESD触发电路以及ESD泄放电路,且所述偏置电路上设置有多个分压节点;所述ESD触发电路主要由至少一个电阻和多个电容连接的RC延时网络构成,每个电容相应地耦接至所述偏置电路的分压节点;所述ESD泄放电路主要由栅极耦接至所述RC延时网络的LDMOS管构成。该高压ESD保护电路,结构简单,能够兼容BCD工艺,且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静电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ESD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征尺寸不断缩小,使得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静电释放)对集成电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根据统计,集成电路1/3以上的失效是由ESD引起的,为了减少ESD对集成电路的不利影响,提高集成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最有效的方法就加入ESD保护电路。ESD保护电路能将高压静电转化成瞬态低压大电流,将电流泄放,从而达到保护集成电路的目的。因此,ESD保护电路的设计由于其自身工作电压较高,在设计其性能的时候不仅要考虑ESD性能,还要考虑可靠性要求。目前常见的ESD保护电路中,会利用可控硅整流器件(SCR)作为ESD保护器件,或者利用辅助触发电路触发SCR的方式来实现ESD保护。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3378087A公开的静电释放保护结构,如图1A所示,其阱区反掺杂区133—n阱121—p型衬底110—衬底反掺杂区134形成的横向可控硅SCR,连通区135连通p型衬底110和n阱121,在p型衬底110和n阱121表面将n阱121延伸入p型衬底110内,形成单向二极管,当静电释放发生时,阳极电势升高,耗尽区在p型衬底110和n阱121内形成,场板结构161电性连接阴极作为电场板,p型衬底110表面的耗尽区宽度受到场板结构161的宽度(即场板结构161边缘的位置)所限,随着阳极电压进一步升高,电场强度逐渐增强,直到达到单向二极管的雪崩击穿电压,此时大量的电子—空穴对产生,分别进入n阱121和p型衬底110,使得可控硅SCR被触发,衬底反掺杂区134—p型衬底110—n阱121形成的NPN三极管,以及阱区反掺杂区133—n阱121—p型衬底110形成的PNP三极管均导通,形成静电释放通路,起到静电释放保护的作用。再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1789428A公开的内嵌PMOS辅助触发可控硅(SCR)器件,如图1B所示,分别由第一P+注入区35a—N阱33和第二N+注入区34—P阱32和第二P+注入区35b—第三N+注入区37构成可控硅SCR的P-N-P-N结构,由第一N+注入区34与第一P+注入区35a用金属线相连接作为电学阳极,第三N+注入区37和第三P+注入区38作为电学阴极,PMOS栅极外接RC触发电路,RC时间常数约为1us,以保证PMOS足够开启时间来辅助触发SCR泄放ESD电流,同时正常上电时不会开启。当阳极出现ESD信号时,较大的电压能导致N阱,第二N+注入区与P阱的PN结雪崩击穿,产生的雪崩电流流过P阱的阱电阻R_pwell产生压降,当这个压降大于寄生NPN三极管的开启电压,NPN寄生三极管开启,同时由于正反馈使PNP寄生三极管也开启,整个SCR器件被导通,开始泄放ESD电流,同时将SCR两端电压钳制在较低电位,第二N+注入区的设置能够实现P阱/N+结较低的击穿电压,并联的PMOS结构由于阳极(即PMOS源极)出现的ESD高电位和栅极RC延迟造成的低电位形成电压差而开启,辅助电流由N阱流入P阱,PMOS引起的电流通过P阱电阻产生压降,从而辅助SCR开启。
上述的这些利用SCR触发的ESD保护器件,存在以下缺陷:
1)这些ESD保护器件虽然有结构面积小,泄放能力强的优点,但是本身由于使用一些寄生的路径和结构,其兼容性和可靠性方面往往很难验证;
2)触发电路也要采用非正常的制造方式,其触发电路的可靠性也有待验证。
3)同时也存在难控制的闩锁效应(latch-up)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1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高压ESD保护器件、电路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