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气动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2709.9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4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何坤;王俊辉;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君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6 | 分类号: | B60T17/06;B60T1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制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车用气动制动系统,包括车架纵梁、干燥器、四回路总成、储气筒和底盘制动总成,两根车架纵梁之间固定有多根车架横梁,所述两根车架纵梁之间还固定有干燥器支架和储气筒支架,干燥器安装在干燥器支架上,四回路总成设置于干燥器的一侧,储气筒安装在储气筒支架上,干燥器、四回路总成和储气筒均位于两根车架纵梁之间,干燥器的进气口与空压机连接,出气口与四回路总成的进气口连接,四回路总成的出气口分别储气筒的进气口、底盘制动总成的进气口连接,储气筒的出气口与排气制动管和离合助力管连接,储气筒的出气口还与制动硬管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安全可靠、结构布置合理,让出足够空间进行其他零部件的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车用气动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百姓人家,乘用车的拥有量急剧增加,车辆行驶安全问题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今世界汽车发展的一个主要研发课题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安全。
驻车制动系统的作用是使汽车可靠地驻留原地,使得汽车不至于自动滑行,从而确保驻车安全性。由于气动制动系统的结构复杂,管路繁多,使得现有的气动制动系统结构布置难度高,而且占用车架大部分空间,使得车辆的其它零部件布置空间小,而且制动气室布置在车架下方,当后桥随车轮跳动及板簧变形断裂后,车架与储气筒和干燥器发生干涉而出现制动气室损坏,致使制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结构布置合理的车用气动制动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车用气动制动系统,包括车架纵梁、干燥器、四回路总成、储气筒和底盘制动总成,两根车架纵梁平行设置,且两根车架纵梁之间固定有多根车架横梁,所述两根车架纵梁之间还固定有干燥器支架和储气筒支架,干燥器安装在干燥器支架上,四回路总成设置于干燥器的一侧,储气筒安装在储气筒支架上,干燥器、四回路总成和储气筒均位于两根车架纵梁之间,干燥器的进气口与空压机连接,出气口与四回路总成的进气口连接,四回路总成的出气口分别储气筒的进气口、底盘制动总成的进气口连接,储气筒的出气口与六通接头体的进气端连接,六通接头体的出气端分别与排气制动管和离合助力管连接,储气筒的出气口还与直通接头体的进气端连接,直通接头体的出气端与制动硬管连接,底盘制动总成的出气口与制动管路连接,制动管路固定在车架纵梁的内侧壁上,储气筒的出气口还与继动阀和快放阀的进气口连接,继动阀和快放阀的出气口分别与前制动软管总成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储气筒为两个,且两个储气筒并联设置。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储气筒的下侧设置有放水阀。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快放阀还与快放阀制动软管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将储气筒、四回路总成、干燥器均安装在车架内侧,让出足够空间进行其他零部件的布置,结构设置合理。
2、储气筒和干燥器位于车架内侧,防止后桥随车轮跳动及板簧变形断裂后,车架与储气筒和干燥器发生干涉而出现制动气室损坏,从而造成制动失效,使得制动更加安全可靠,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纵梁,2-干燥器支架,3-储气筒支架,4-干燥器,5-四回路总成,6-储气筒,7-底盘制动总成,8-直通接头体,9-六通接头体,10-继动阀,11-快放阀,12-排气制动管,13-离合助力管,14-快放阀制动软管,15-放水阀,16-前制动软管总成,17-制动管路,18-制动硬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君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明君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2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车辆的扭矩分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变电站接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