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防眩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8022.6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4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崧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崧卿 |
主分类号: | B60J3/04 | 分类号: | B60J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2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眩目 装置 | ||
1.一种自动防眩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滤光板和控制电路;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车架上;所述滤光板设置于固定支架上;
所述滤光板包括主体、变光片、导光管和感光部;所述导光管设置于主体上,所述导光管的光轴设置于射入观察者眼睛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以适于所述射入观察者眼睛的光线穿过导光管;所述感光部用于接收穿过导光管的光线并将光线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导光管设置有吸光层;
所述电信号输入到控制电路用于驱动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变光片连接用于调节射入观察者眼睛的光线在通过变光片处的通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眩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部包括光感层;所述光感层设置于导光管出光面用于将穿过导光管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防眩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部包括光致发光点;所述光致发光点设置于导光管出光面和光感层之间,所述光致发光点用于将射入观察者眼睛的光线转换为光致发光信号;所述光感层设置于主体周边,用于将光致发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眩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中设置有微透镜,所述感光部设置于微透镜的焦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防眩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光纤,所述光致发光点设置于光纤交叉点处;所述光纤按照横纵坐标轴方式布设于主体上用于传导光致发光点所发出的光线,所述光纤的入光面设置于光致发光点处,所述光纤的出光面设置于主体周边的光感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眩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与主体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导光管与主体之间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防眩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主体上的球形槽和球面突起;所述导光管设置于球面突起中,所述球面突起与球形槽匹配以便球面突起在球形槽中滑动;所述球形槽中设置有凸点;所述球面突起表面上设置有与凸点匹配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间隔分布于球面突起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防眩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所述第一卡套设置于导光管外侧位于主体一侧,所述第二卡套设置于导光管外侧位于主体另一侧;所述第一卡套与主体之间设置有适于第一卡套活动的间隙,以便于调整位于第一卡套内的导光管与主体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卡套与主体之间设置有适于第二卡套活动的间隙,以便于调整位于第二卡套内的导光管与主体之间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眩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后视反光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眩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光片为液晶板或变色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崧卿,未经孙崧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80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光学再现交通信息的系统装置
- 下一篇:阵列系统的双备份传输链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