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混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91755.8 | 申请日: | 201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9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文朝钧;吴飞;谢明;陈永刚;舒文;李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B7/00 | 分类号: | D01B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0 | 代理人: | 方红 |
地址: | 6384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缫丝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混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缫丝加工生产前,需对不同地区生产的蚕茧原料,选茧质相近者按工艺要求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满足制丝标准的混茧,以供下游工序利用继续加工。混茧可以扩大蚕茧批量,均衡茧质,统一丝色,使缫制的生丝品质一致。目前常采用人工混茧的方法进行混茧工作,由于蚕茧的数量较多,人工混茧的工作量较大,工人的劳动强度较高、混茧效率较低,蚕茧的混合度不高,导致蚕茧无法充分混匀,无法保证蚕茧的混合质量,较难满足制丝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混茧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高效率混茧,保证混茧满足制丝标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混茧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具有至少两根支撑立柱,对应的两根支撑立柱之间通过上横梁、下横梁固定相连,所述机架支撑立柱的上端固定设有盛茧盘,盛茧盘具有供蚕茧落下的下料口,所述机架的上横梁、下横梁上分别设有轴承座,一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承在上横梁、下横梁的轴承座中,且通过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转轴竖直向上延伸,一混茧器安装在转轴的向上延伸端,所述混茧器包括圆形顶板、圆形底板和若干拨茧辐条,所述圆形顶板与圆形底板之间留有间距,圆形底板的直径大于圆形顶板的直径,若干拨茧辐条均匀分布在圆形顶板和圆形底板的圆周,若干拨茧辐条的上端与圆形顶板固定连接,若干拨茧辐条的下端与圆形底板固定连接,相邻两拨茧辐条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小于蚕茧的直径,各拨茧辐条与圆形底板所在平面的夹角α为50~60°,所述混茧器的圆形顶板、圆形底板均与转轴周向固定,所述混茧器位于盛茧盘下料口的下方,混茧器的圆形顶板的直径小于下料口的直径,混茧器的圆形底板的直径大于下料口的直径,所述机架的四周设有封闭的挡板,围成收集混合蚕茧的空间。
所述机架的上横梁、下横梁之间固定设有两平行排列的安装立柱,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两安装立柱上。
所述安装支架由上安装横梁、下安装横梁构成,各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安装立柱固定连接,上安装横梁、下安装横梁上分别设有水平延伸的条形孔,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穿过条形孔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所述盛茧盘的圆周设有环形的凸缘。
所述盛茧盘的圆周和下料口之间通过斜面相连,使盛茧盘呈锅状。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周向固定有皮带主动轮,所述转轴上周向固定有皮带从动轮,该皮带从动轮设于两轴承座之间的轴段上,所述皮带主动轮和皮带从动轮通过皮带相连,驱动转轴旋转。
所述转轴、圆形底板、圆形顶板、下料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混茧器的圆形顶板位于下料口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或与下料口的下端面齐平,或低于下料口的下端面且垂直距离不超过蚕茧的直径。
所述混茧器的圆形顶板的圆周与下料口圆周的距离为70~100mm,所述混茧器的圆形底板的圆周与下料口的投影圆周的距离为150~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917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位芳纶纤维丝束的清洗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重复使用籽晶制备单晶高温合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