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噻唑类衍生物在治疗病毒感染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92348.9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9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可;李洪林;徐玉芳;赵振江;朱丽丽;宋文琳;童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77/50 | 分类号: | C07D277/50;A61K31/426;A61P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马莉华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噻唑 衍生物 治疗 病毒感染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噻唑类衍生物在治疗病毒感染以及制备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含有下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病毒感染以及制备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噻唑类衍生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以及在治疗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威胁,这些病毒不仅包括熟知的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登革热病毒,还包括一些新发突发的新型烈性病毒如埃博拉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RNA病毒。急性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都具有一些共同特点:1)病程短(1-2周),发展快(发病后几天内迅速发展);2)在高危人群中很容易引发重症乃至死亡;3)容易引起人群传播;4)病毒快速复制通常会引起过度炎症反应。
以流感病毒为例,根据美国CDC统计的数据,因感染流感病毒而住院的成年人死亡率在5%-10%,每年约有2万人死于流感病毒感染。这还不包括几次著名的流感大流行造成的数以百万计的死亡,以及诸如H7N9、H5N1、H5N6甚至H1N1在内的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疫情。流感病毒感染的病程在14天左右,重症病人在发病后的几天内病情迅速恶化直至死亡,虽然也给与了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如达菲等进行治疗,但由于发病后期病毒浓度过高,抑制效果有限,无法挽救生命。
目前治疗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是两种处方药,奥斯他韦(oseltamivir,商品名“达菲”,罗氏)和扎那米韦(zanamivir,商品名“乐感清”,GSK)。这两种药物是针对病毒的神经酰胺酶的抑制剂,可以抑制病毒的释放,因此在临床上证明可以缩短疾病时间和降低并发症风险,然而,这两种药物由于作用机制的限制,如不在病毒感染早期(出现症状后48小时)使用,其效果将大打折扣。近期,由日本福山化学研发的抗流感病毒新药法匹拉韦(favipiravir)获批上市,其针对的是病毒的聚合酶,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理论上比上述两种药物的抗病毒效果会更好,在疾病晚期使用也会更有效。根据估计,全球每年流感病毒的药物售值超过2亿美元,市场主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考虑到亚洲地区禽类高养殖密度的国家的药物需求,未来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市场无疑是巨大的。
目前,抗病毒药物以靶向病毒的功能性蛋白为主,即针对每一个病毒需要研发针对性的药物。这种抗病毒药物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特异性和选择性,但长期大量使用往往会出现耐药性。针对不同的病毒开发不同的药物,研发周期长,成本也高。
病毒作为寄生生活的生物体,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资源进行繁殖。因此,本领域急需针对病毒赖以生存的宿主分子设计的小分子药物以便得到广谱抗病毒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广谱的具备抗病毒感染活性的化合物,以便用作病毒感染的治疗药物。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式中,
R1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C3-C6环烷基;
R2独立选自:H、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CN、NO2、羟基、NRaRb;
Ra、Rb可独立选自H或C1-C6烷基
R3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
R4独立选自:H、卤素;
m为0-4的整数;
n为0~5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未经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92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手机的图形用户界面
- 下一篇:用于手机的图形用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