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软包装油墨的自动供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95753.6 | 申请日: | 201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2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桑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春龙;汪亚峰;徐豪俊;童鑫;罗士萍;谢文丽;于亦翔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软包装 油墨 自动 设备 | ||
1.一种基于软包装油墨的自动供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墨设备包括:
箱体(1),安装于胶印机的墨池(20)一侧;所述箱体(1)的顶端具有墨管出口;所述箱体(1)内装有滑轨(14);
拖链通道(15),所述拖链通道(15)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在墨管出口密闭连接;另一端与供墨墨嘴(11)的外壳相接;
所述供墨墨嘴(11)设置于导轨平台(13)上,所述导轨平台(13)架设于所述墨池(20)上方;
碾压装置(8),置于所述箱体内的上部;所述碾压装置(8)包括压辊驱动电机(82)、平行设置的两根压辊(81);所述两根压辊(81)在同侧的一端具有同步齿合齿轮,其中一根压辊(81)由所述压辊驱动电机(82)驱动,通过所述同步齿合齿轮带动另一根压辊(81)相向同步转动;
软包装油墨袋(3),所述软包装油墨袋(3)的底部向上、袋口(31)向下呈悬挂状,挤压于所述两根压辊(81)之间;所述软包装油墨袋(3)随所述两根压辊的相向同步转动改变在所述两根压辊(81)之间的软包装油墨袋(3)的高度位置;
加热板(2),平行于所述软包装油墨袋(3)的悬挂方向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对所述软包装油墨袋(3)进行加热;
油墨泵(7),包括油墨入口接头(71)和油墨出口,所述油墨入口接头(71)插入所述袋口(31);
袋口固定装置(6),设置于所述滑轨(14)上;所述袋口(31)以及插入所述袋口(31)的所述油墨入口接头(71)紧固于所述袋口固定装置(6)内;所述袋口固定装置(6)随所述软包装油墨袋(3)的高度位置变化而在所述滑轨(14)上滑动;
出墨管(5),设置于所述软包装油墨袋(3)的一侧,所述出墨管(5)的一端具有管头端接结构,与所述油墨出口相连接;所述出墨管(5)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拖链通道(15)内,与所述供墨墨嘴(11)相连接;
泵电机(4),与所述油墨泵(7)相连接,驱动所述油墨泵(7)将所述软包装油墨袋(3)中的油墨泵出,油墨经所述出墨管(5),由所述供墨墨嘴(11)注入所述墨池(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墨设备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10),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对所述箱体(1)内的温度进行检测;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与所述加热板(2)相接;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检测所述箱体(1)内的温度低于第一设定温度时,生成第一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加热板(2),所述加热板(2)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对所述软包装油墨袋(3)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供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墨设备还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对所述箱体(1)外的温度进行检测;
风扇(9),设置于所述墨管出口下方的箱体(1)内;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板(2)相接;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箱体(1)外的温度低于第二设定温度时,生成第二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加热板(2);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风扇(9)相连接,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箱体(1)外的温度低于第二设定温度时,生成启动信号发送给所述风扇(9),所述风扇(9)启动,将所述加热板(2)加热的空气通过所述墨管出口吹向所述拖链通道(15)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装置(8)还包括支架(83),所述自动供墨设备还包括油墨袋检测装置(16);
所述油墨袋检测装置(16)、所述压辊驱动电机(82)和两根压辊(81)均固定于所述支架(83)上;所述油墨袋检测装置(16)用于对所述两根压辊(81)下方的物体进行检测;
所述油墨袋检测装置(16)检测到插入所述两根压辊(81)下方的软包装油墨袋(3)时,产生第一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压辊驱动电机(82),驱动所述两根压辊(81)分别相向旋转预设角度,将所述软包装油墨袋(3)的底端夹入所述两根压辊(8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春龙;汪亚峰;徐豪俊;童鑫;罗士萍;谢文丽;于亦翔,未经桑春龙;汪亚峰;徐豪俊;童鑫;罗士萍;谢文丽;于亦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957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嵌入式单片机远程综合实验实训平台
- 下一篇:一种以太网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