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5811.9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2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裕洲;林贞秀;陈志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宝光电(常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2;H01L33/6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郑泰强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封装 结构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
一基板,具有位于相反两侧的一第一板面和一第二板面;
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板面上;
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板面上,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电极层为形状互补,并且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电极层共平面;
至少一发光单元,包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封装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一荧光胶体,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安装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绝缘层上;其中,所述荧光胶体与所述电极层呈间隔设置,并且所述荧光胶体与所述电极层间形成有3微米至10微米的一缝隙;
一反射壳体,设置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绝缘层上并充填所述缝隙,所述反射壳体包覆于所述至少一发光单元的侧缘;其中,所述反射壳体与所述至少一发光单元各具有远离所述基板的一顶平面,所述反射壳体的所述顶平面相对于所述基板的距离不大于所述至少一发光单元的所述顶平面相对于所述基板的距离,并且所述两个顶平面的间距为0至30微米;以及
一焊垫层,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层且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板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进一步包括有一齐纳二极管芯片;其中,所述电极层包含有:
一第一电极垫,包含有一第一固晶区块、一第一延伸区块及相连于所述第一固晶区块与所述第一延伸区块的一第一连接区块,并且所述第一固晶区块、所述第一连接区块及所述第一延伸区块共同包围形成有一第一缺口;以及
一第二电极垫,包含有一第二固晶区块、一第二延伸区块及相连于所述第二固晶区块与所述第二延伸区块的一第二连接区块,所述第二固晶区块、所述第二延伸区块及所述第二连接区块分别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一固晶区块、所述第一延伸区块及所述第一连接区块,并且所述第二固晶区块、所述第二连接区块及所述第二延伸区块共同包围形成有一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分别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垫和所述第二电极垫 呈镜像设置;
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安装于所述第一固晶区块与所述第二固晶区块,而所述齐纳二极管芯片安装于所述第一延伸区块与所述第二延伸区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晶区块与所述第二固晶区块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延伸区块与所述第二延伸区块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胶体包覆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顶面与侧面并裸露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电极,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顶面平行于所述荧光胶体的顶面,并且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顶面与所述荧光胶体的顶面间的最小间距为50微米至20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进一步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电极层上的一齐纳二极管芯片,并且所述齐纳二极管芯片埋置于所述反射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含一陶瓷层和至少一突波吸收层,所述至少一突波吸收层位于所述陶瓷层的一侧,所述陶瓷层内埋置两个第一导电柱,所述电极层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柱,所述至少一突波吸收层内埋置有两个第二导电柱及至少两个金属层,所述两个第二导电柱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金属层,以形成电容效应,所述两个第一导电柱分别电性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导电柱,所述两个第二导电柱电性连接所述焊垫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进一步包括有两个齐纳二极管芯片,并且所述至少一发光单元的数量限定为两个;其中,所述电极层包含有:
两个第一电极垫,各呈L形构造并包含有一第一固晶区块以及垂直地相连于所述第一固晶区块的一第一延伸区块;以及
两个第二电极垫,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电极垫的内侧,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垫各呈L形构造并包含有一第二固晶区块以及垂直地相连于所述第二固晶区块的一第二延伸区块;
其中,所述两个第一电极垫的L形构造的角落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基 板的斜对向两个角落,并且两个所述第二电极垫的L形构造的角落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电极垫的L形构造的角落内侧;任一所述第一固晶区块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固晶区块上安装有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而任一所述第一延伸区块及相邻的所述第二延伸区块电性连接于一个所述齐纳二极管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宝光电(常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宝光电(常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58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