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镀锌板磷化处理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16902.2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7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董蓓;柯聪;杨成志;雷泽红;宋乙峰;涂元强;胡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07 | 分类号: | C23C22/07;C23C22/77;C23C22/8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镀锌板 磷化 处理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板的磷化处理工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镀锌板磷化处理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钢板经冶炼并浇铸成板坯,然后进行热轧→酸洗连轧→连续退火→电镀锌→磷化处理工艺或者热轧→酸洗连轧→热镀锌→磷化处理工艺。其中镀锌板磷化工艺是在磷酸盐的稀溶液中进行,通过化学反应在锌层表面形成不溶性的三系磷酸盐膜的过程。磷化处理后的镀锌板具有优良冲压性及涂覆性,因此备受高端汽车厂及家电厂的青睐。
磷化反应形成的磷化膜结构比较复杂,其组成也随着磷化液的不同而不同。磷化反应过程为:把磷化金属浸入磷化液中,磷化液中的磷酸要与金属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金属被氧化变成金属离子,氢离子被还原成氢气溢出水面,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磷化液中的磷酸含量逐渐减少,促使可溶性的磷酸盐变成不溶性的磷酸盐,不溶性的磷酸盐沉降在金属表面形成磷化膜。被磷酸溶解下来的金属离子,也变成可溶性的磷酸盐,随着酸度的降低,也会分解变成不溶性磷酸盐,从而形成磷化膜。磷化液中有多少种金属,在磷化膜中就生成多种不同的磷酸盐,因而磷化膜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色彩也不同,有浅灰色的,深灰色的,黑色的,彩色的等等。
由于磷化过程复杂,磷化产品的工艺标准难以控制,因此,在国内外仅有几个知名钢铁企业具备磷化处理生产能力。
由于缺乏同类机组生产经验,没有一套完整的镀锌板磷化工艺生产方法,当生产条件波动时,不能稳定保证磷化板质量,导致磷化膜厚和磷化颗粒尺寸离目标值存在偏差,随着生产时间的延续,膜厚等关键质量参数愈加难于控制。生产的磷化板产品存在磷化板板面发黄、发花、晶粒粗大、膜厚偏厚、色差、水印等问题,虽然机组也在生产各环节寻找原因,但未能解决此问题,也未能找出关键影响因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镀锌板磷化处理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不仅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而且随时对不符合工艺参数的条件进行调整,同时还有异常处理过程。因此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磷化生产工艺,生产制备的磷化板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冲压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镀锌板磷化处理生产方法,包括如下处理工艺步骤:
1)配液:配置活化液,向活化罐中先加水,再加活化粉,保证活化液浓度为3.0~7.0g/L,活化液的pH值为8.0~11.0,活化液及配及用;且活化液配置结束后,打开搅拌器;
首次配置磷化槽液,通过磷化开缸剂和水调配磷化槽液;保证首次配置的磷化槽液中总酸的酸点TA1为20~30,游离酸的酸点FA1为1.0~3.0;
2)排渣:对磷化槽罐底部的沉渣进行排渣处理,每次排渣处理的排渣次数为4~6次,每相邻两次排渣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5~1.5h,且每次的排渣时间不固定,直至磷化槽中的磷化槽液变澄清为止;排渣处理结束之前,不要开启任何循环;
3)滴定:每次排渣处理过程结束后,打开过滤循环处理20~40min后,对磷化槽液加热循环10~30min;然后滴定并测算磷化槽液中游离酸的酸点FA2和总酸的酸点TA2;
31)若1.0≤FA2≤3.0,且20≤TA2≤30,则该磷化槽液可以继续用作磷化处理;
32)若磷化槽液中游离酸的酸点FA2、总酸的酸点TA2中的任意一个不满足31)中的数值要求,则需要对磷化槽液进行调整,调整方案如33)所述;
33)磷化槽液的调整:
若磷化槽液的总酸的酸点TA2高于首次配置的磷化槽液中总酸的酸点TA1,游离酸的酸点FA2低于首次配置的磷化槽液中游离酸的酸点FA1,则需要对磷化槽液添加磷化补充剂;
若磷化槽液的游离酸的酸点FA2高于首次配置的磷化槽液中游离酸的酸点FA1,总酸的酸点TA2低于首次配置的磷化槽液中总酸的酸点TA1,则需要对磷化槽液添加磷化开缸剂;
4)磷化处理工艺关键点控制:
活化处理:汽车镀锌板通过所述步骤1)配置的活化液中,保证活化液浓度为3.0~7.0g/L,活化液的pH值为8.0~11.0;活化温度<30℃,得到表面活化后的汽车镀锌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6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内挤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温管自动发泡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