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壁螺旋藻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24681.3 | 申请日: | 201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叶华;张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德荣 |
主分类号: | C12N1/06 | 分类号: | C12N1/06;C12R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61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藻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藻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破壁螺旋藻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螺旋藻含有高质量蛋白以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因此具有极高营养价值。试验表明,螺旋藻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效,以其高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青睐。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其细胞壁的存在,存在吸收不完全等弊端。
现有文献资料记载,目前有细胞壁的螺旋藻破壁主要是采取冻融法、超声波法、气流粉碎法、均质法等方法制得,以上几种方法由于设备要求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满足不了客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螺旋藻破壁方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破壁率低、设备投资大等因素,提供一种设备投入小,破壁率高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发酵-酶解的破壁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清洗干净的藻泥中加水制成含藻溶液,含藻溶液的含水量控制在50~90%,加酸调节含藻溶液的pH值,pH值控制在1~8的范围内;
(2)含藻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20%的食用菌和质量浓度为0~10%酶;
(3)在10~50℃的温度下,发酵、酶解,时间为1~72小时;
(4)发酵、酶解后,加热至100℃杀菌、灭酶,杀菌、灭酶后喷雾干燥。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酸为乙酸、乳酸、硼酸、盐酸、硫酸、磷酸、酒石酸、柠檬酸等无机酸或有机酸中任一种或二种乃至多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食用菌为酵母菌、嗜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等中一种或二种乃至多重的混合物;所述的酶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羧肽蛋白酶等中任一种或二种乃至多种的混合物。
通过大量实验,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发酵、酶解方法的用量、温度、时间等的优选,本发明优选出最佳的破壁条件,所获得的微藻破壁率达到90%以上,本方法能使微藻中营养成分完全释放,有利于吸收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测定微藻泥中水分含量,使之含水量达到90%后,加入磷酸,调节溶液pH值至4;
(2)加入20%(W/V)的双歧杆菌和10%(W/V)的胃蛋白酶;
(3)在45℃左右的温度下,发酵、酶解72小时;
(4)将发酵、酶解后溶液加热升温至100℃,杀菌、灭酶后,喷雾干燥。
实施例2
(1)测定微藻泥中水分含量,使之含水量达到50%后,加入乳酸,调节溶液pH值至6;
(2)加入10%(W/V)的酵母菌和7%(W/V)的胰蛋白酶;
(3)在30℃左右的温度下,发酵、酶解12小时;
(4)将发酵、酶解后溶液加热升温至100℃,杀菌、灭酶后,喷雾干燥。
实施例2
(1)测定微藻泥中水分含量,使之含水量达到80%后,加入柠檬酸,调节溶液pH值至3;
(2)加入5%(W/V)的嗜乳酸杆菌和3%(W/V)的木瓜蛋白酶;
(3)在35℃左右的温度下,发酵、酶解3小时;
(4)将发酵、酶解后溶液加热升温至100℃,杀菌、灭酶后,喷雾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德荣,未经张德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246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酸菌耐盐保护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螺旋藻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