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连颗粒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53552.7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2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霍文杰;杜兰哲;刘丽萍;官永河;王闽予;陈向东;谭登平;程学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3563;A61K36/718;A61K9/16;A61P3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连 颗粒 及其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连颗粒以及包含黄连颗粒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中药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业提取、浓缩、干燥、制粒而制成的中药系列产品,其功能、主治、性味、归经与传统中药饮片一致,作为新的饮片形式代替中药饮片供临床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使用。与传统中药汤剂“饮片入药,临用现煎”的用药方式相比,中药颗粒既保持了原中药饮片的药性药效,而且使用时无需煎煮、携带方便、卫生安全、质量可控,并可随症加减,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多为传统水提取,或者提取挥发油后提取,不同的制备工艺导致由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不一致,药效存在差别。因此,需要研究标准化的提取工艺,以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过程,保证药效。另外,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也会受到检测手段的制约,传统的黄连颗粒中水分与乙醇浸出物的测定,参考药典的方法需要数个小时,操作也较复杂。黄连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巴马汀、表小檗碱、黄连碱、小檗碱,做为质量控制指标,传统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常需对样品进行繁杂的预处理,耗费大量的试剂,对环境污染较大且对检验员身体有所损伤,信息反馈滞后,无法满足颗粒企业大生产化过程中即时分析多品种、多批量样品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进一步采用了化学计量学中多元回归方法以及现代光学、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使得近红外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近年来在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一种“绿色”新兴的分析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测量方便、无污染、无破坏、数据准确、可靠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各种领域的定量分析和定性鉴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规范化的黄连颗粒,其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同时,为了更好地控制黄连颗粒的质量,适应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批量在线检验的需求,还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黄连颗粒的方法。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连颗粒,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取黄连饮片,加水煎煮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加热煎煮1-2小时;药液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清膏,趁热用250-350目筛滤过;取清膏进行喷雾干燥,得喷干粉;将喷干粉干法制粒,得粒度在16-40目的黄连颗粒。
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长期试验发现,黄连加水煎煮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加热煎煮1-2小时可将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提取出来。而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清膏,趁热用250-350目筛滤过,可通过喷雾干燥的方法将清膏中的水分快速的去除,且防止因受热时间较长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
优选地,本发明的黄连颗粒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取黄连饮片,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加热煎煮1.5小时;药液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的清膏,趁热用350目筛滤过;在进风温度170-185℃,料泵转速400-700转/分,出风温度85-95℃,风送温度35-45℃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喷干粉;在冲孔板孔径1.50mm,轧辊电机频率40HZ、送料电机频率45HZ、油缸压力20bar条件下干法制粒,得粒度在16-40目的黄连颗粒。
通过本发明优化的生产制备工艺,所得黄连颗粒中的水分≤8.0%,乙醇浸出物≥34.0%,巴马汀≥26.0mg/g,表小檗碱≥17.0mg/g,黄连碱≥26.0mg/g,小檗碱≥104.0mg/g。
本发明的黄连颗粒可进一步应用于各种中药制剂中,以实现黄连的药理活性。常见的包含黄连颗粒的中药制剂在本领域是已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和应用。优选的,中药制剂中可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麦芽糊精。
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批量在线检验的需求,克服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预处理繁杂、试剂耗费量大、对环境污染较大、信息反馈滞后的缺点,还提供了一种针对本发明黄连颗粒的检测方法,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并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53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