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用陡坡缓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1575.9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邱亚东;韩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8/58 | 分类号: | B60T8/58;B60W30/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杜娟娟;张涛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陡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机动车辆用陡坡缓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当前刹车盘的温度;
将获得的刹车盘的温度与预设的刹车盘温度阈值比较;以及
依据所获得的刹车盘温度与刹车盘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以及依据车辆是否有电子制动,确定进入电子制动模式、液压制动模式、电子制动与液压制动协同模式、及禁止陡坡缓降功能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坡缓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刹车盘的温度由设置在刹车盘处的温度传感器获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陡坡缓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刹车盘温度小于刹车盘温度阈值且车辆有电子制动的情况下,进一步比较陡坡缓降期望速度减少量与电子制动能提供的最大速度减少量,在陡坡缓降期望速度减少量小于电子制动能提供的最大速度减少量的情况下,进入电子制动模式,在陡坡缓降期望速度减少量大于电子制动能提供的最大速度减少量的情况下,进入电子制动与液压制动协同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陡坡缓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刹车盘温度小于刹车盘温度阈值且车辆没有电子制动的情况下,进入液压制动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陡坡缓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刹车盘温度大于刹车盘温度阈值且车辆有电子制动的情况下,进入电子制动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陡坡缓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刹车盘温度大于刹车盘温度阈值且车辆没有电子制动的情况下,进入禁止陡坡缓降功能模式。
7.一种机动车辆用陡坡缓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温度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刹车盘的温度;
比较模块,其与所述温度获取单元耦接,并将所述温度获取单元获取的刹车盘的温度与预设的刹车盘温度阈值比较;以及
模式选择模块,其与所述比较模块耦接,依据比较结果以及依据车辆是否有电子制动,确定进入电子制动模式、液压制动模式、电子制动与液压制动协同制动模式、及禁止陡坡缓降功能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车辆用陡坡缓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获取单元为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刹车盘附近以感测刹车盘的温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车辆用陡坡缓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选择模块设置成:
在刹车盘温度小于刹车盘温度阈值且车辆没有电子制动的情况下,进入液压制动模式;
在刹车盘温度大于刹车盘温度阈值且车辆有电子制动的情况下,进入电子制动模式;
在刹车盘温度大于刹车盘温度阈值且车辆没有电子制动的情况下,进入禁止陡坡缓降功能模式;以及
在刹车盘温度小于刹车盘温度阈值且车辆有电子制动的情况下,比较陡坡缓降期望速度减少量与电子制动能提供的最大速度减少量,在陡坡缓降期望速度减少量小于电子制动能提供的最大速度减少量的情况下,进入电子制动模式,在陡坡缓降期望速度减少量大于电子制动能提供的最大速度减少量的情况下,进入电子制动与液压制动协同模式。
10.一种控制单元,其执行如权利要求1到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用陡坡缓降方法或包括如权利要求7到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用陡坡缓降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15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