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85101.1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9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晴;陈淑江;赵梓江;张蕊;张培培;杨雪静;梁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82 | 分类号: | B60W30/182;B60W20/12;B60W2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电机和动力电池,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车辆启动自动驾驶功能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路况信息;
根据所述路况信息识别道路工况;
获取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
根据所述剩余电量从预先设定的道路工况与驾驶模式对应关系中查询对应于所述道路工况的目标驾驶模式,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多个驾驶模式;
控制所述车辆切换至所述目标驾驶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工况包括市区拥堵工况、四驱工况、市郊工况和当前市郊工况且预定时间后转入市区拥堵工况,其中,
如果所述道路工况为市区拥堵工况且所述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一预定电量,则默认的目标驾驶模式为纯电模式;
如果所述道路工况为四驱工况,则默认的目标驾驶模式为四驱模式;
如果所述道路工况为市郊工况,则默认的目标驾驶模式为动力模式;
如果所述道路工况为当前市郊工况且预定时间后转入市区拥堵工况以及所述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二预定电量,则默认的目标驾驶模式为主动节能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驾驶模型由用户预先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况信息包括:红灯密集程度、车辆拥堵情况、平均车速、道路附着系数和限速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路况信息识别道路工况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红灯密集程度、车辆拥堵情况、平均车速判断道路工况是否为市区拥堵路况;
根据所述道路附着系数判断道路工况是否为四驱工况;
根据所述限速要求车辆拥堵情况判断道路工况是否为市郊工况。
6.一种车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电机和动力电池,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车辆启动自动驾驶功能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路况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况信息识别道路工况;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剩余电量从预先设定的道路工况与驾驶模式对应关系中查询对应于所述道路工况的目标驾驶模式,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多个驾驶模式;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切换至所述目标驾驶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工况包括市区拥堵工况、四驱工况、市郊工况和当前市郊工况且预定时间后转入市区拥堵工况,其中,
如果所述道路工况为市区拥堵工况且所述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一预定电量,则默认的目标驾驶模式为纯电模式;
如果所述道路工况为四驱工况,则默认的目标驾驶模式为四驱模式;
如果所述道路工况为市郊工况,则默认的目标驾驶模式为动力模式;
如果所述道路工况为当前市郊工况且预定时间后转入市区拥堵工况以及所述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二预定电量,则默认的目标驾驶模式为主动节能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驾驶模型由用户预先设定。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况信息包括:红灯密集程度、车辆拥堵情况、平均车速、道路附着系数和限速要求,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红灯密集程度、车辆拥堵情况、平均车速判断道路工况是否为市区拥堵路况,根据所述道路附着系数判断道路工况是否为四驱工况,根据所述限速要求车辆拥堵情况判断道路工况是否为市郊工况。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51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运行机动车辆的驱动系的方法
- 下一篇:驾驶辅助装置和驾驶辅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