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浓油乳化液废水的除油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6691.X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0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尹婷婷;侯红娟;徐小龙;武晟;殷玫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乳化 废水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冷轧浓油乳化液废水的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过滤预处理
去除冷轧浓油乳化液废水中含有的部分颗粒物,使得冷轧浓油乳化液废水的浊度不高于100NTU,悬浮物含量SS不高于200mg/L;过滤后的废水送入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
(2)油水分离
废水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所述油水分离器包括油水整流器、多孔填充区及多层折板油水分离区,
首先,废水进入油水分离器入口,通过油水整流器,对液流流态进行均匀分布,保持平稳,使油水由紊流变为层流态,扩大主分离区域;
通过油水整流器的废水然后进入多孔填充区,以扩展油水接触的比表面积,
所述多孔填充区填充有功能性纳米纤维滤芯,
所述功能性纳米纤维滤芯为纤维直径都为50-500纳米的304不锈钢丝纤维和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混编织物聚结吸附层,
所述304不锈钢丝纤维和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编比例为1-10:1-10,
所述改性聚丙烯纤维与水的接触角为100-108°,与油的接触角为6-7°,
所述304不锈钢丝纤维和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编织物空隙率为0.981;
上述多孔填充区设置二段;
(3)废油资源化
然后,在多层折板油水分离区将废水中的油相和水相分离;
经多层折板油水分离区分离后的除油废水通过分离器下端重相排放口送往下游废水处理工艺,废油从油水分离器上部轻相排放口排出,收集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轧浓油乳化液废水的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处理的废水的浮油含水率下降至3%或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轧浓油乳化液废水的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油水分离器为圆筒状油水分离器,其中,填充有功能性纳米纤维滤芯的多孔填充区,由厚度为25-30cm、纤维直径都为50-500纳米的304不锈钢丝纤维和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混编织物聚结吸附层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轧浓油乳化液废水的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所述304不锈钢丝纤维和改性聚丙烯纤维的纤度,即纤维直径都为50-150纳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轧浓油乳化液废水的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304不锈钢丝纤维和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编比例为1-5: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轧浓油乳化液废水的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段多孔填充区及多层折板油水分离区分别使用1.5-2.5kg的所述304不锈钢丝纤维和改性聚丙烯纤维混编织物滤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轧浓油乳化液废水的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
过滤后的废水送入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处理流量为45-55L/h,操作温度为28-33℃,运行时油水分离器进出口压力降控制在0.1~0.3MPa。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轧浓油乳化液废水的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折板油水分离区的折板上开有直径4-12mm的小孔,使得之前聚结的大油滴通过小孔迅速上升到上一层折板,并逐级上升,以提高分离速度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66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不锈钢曝气管
- 下一篇:矿用救生舱内储冰箱的冰融水过滤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