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催化合成芳烃或杂环三氟甲基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3675.3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5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翁志强;吴伟;张云霄;田沁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9/80 | 分类号: | C07C49/80;C07C49/84;C07C49/813;C07C45/68;C07D213/64;C07D213/61;C07D409/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合成 芳烃 杂环三氟 甲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氟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催化合成芳烃或杂环三氟甲基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氟甲基由于具有强吸电子性和高亲酯性,因此含三氟甲基化合物表现出许多非常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往分子中引入三氟甲基后,会明显的改变分子的极性、降低PKa值和提高膜通透性,同时也影响了分子的代谢途径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含三氟甲基化合物在医药、农药以及材料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三氟甲基酮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抑制各种酯酶和蛋白酶的活性,也是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构建含三氟甲基酮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也具有经济价值。然而,现有的合成方法,存在着反应条件苛刻,步骤繁琐,试剂昂贵,底物范围窄等缺点。因此发明一种利用简单易得的、廉价的原料合成芳烃或杂环三氟甲基酮化合物的方法,是有机氟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催化合成芳烃(杂环)三氟甲基酮的方法,该法原料廉价易得,产率普遍较高,官能团的适应性很好,且其反应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铜催化合成芳烃或杂环三氟甲基酮的方法,以氧化亚铜或硫化亚铜为催化剂,以三氟丙酮酸烷基酯和芳烃重氮盐或杂环重氮盐为原料,在二甲基亚砜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反应制得芳烃或杂环三氟甲基酮;所述的芳烃重氮盐的结构式为:;所述的杂环重氮盐的结构式为:。
所述的芳烃重氮盐结构式中的芳环部分为下述式1-式25中的任意一种:
;
所述的杂环重氮盐结构式中的杂环部分为下述式26-式30中的任意一种:
。
所述的三氟丙酮酸烷基酯为三氟丙酮酸甲酯或三氟丙酮酸乙酯。
催化剂、芳烃或杂环重氮盐、混合溶剂以及三氟丙酮酸烷基酯的摩尔比为0.1-1:0.4-4:0.8-8:1.2-12。
优选的,催化剂、芳烃或杂环重氮盐、混合溶剂以及三氟丙酮酸烷基酯的摩尔比为0.1:0.4:0.8:1.2。
所述的二甲基亚砜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二甲基亚砜和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3:1-50。
具体步骤如下:在氮气气氛中,向带有磁力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加入催化剂、芳烃或杂环重氮盐、三氟丙酮酸烷基酯和混合溶剂,混合均匀后关好塞子,将其放入室温下继续搅拌1-16小时,用乙醚萃取,合并有机相,用蒸馏水洗涤3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然后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的粗产物通过硅胶柱层析,以正戊烷为洗脱剂进行洗脱,得到芳烃或杂环三氟甲基酮产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芳烃(杂环)重氮盐、三氟丙酮酸甲酯或三氟丙酮酸乙酯等为原料,以氧化亚铜或硫化亚铜为催化剂合成芳烃(杂环)三氟甲基酮,得到普遍较高的产率,官能团的适应性很好,且其反应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在氮气气氛中,在一个反应器中放入聚四氟乙烯磁石一粒,加入0.4 mmol苯重氮四氟硼酸盐,0.1 mmol 氧化亚铜,1 mL二氯甲烷,0.8 mmol 二甲基亚砜,最后加入1.2 mmol 三氟丙酮酸乙酯,在密闭体系中25 °C搅拌反应16 h后,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10 mL,合并有机相,用蒸馏水洗涤3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然后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的粗产物通过硅胶柱层析,以正戊烷为洗脱剂进行洗脱,得到α,α,α-三氟苯乙酮(分离产率86%)。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10 (dd, J = 7.5, 1.1 Hz, 2H), 7.77 – 7.71 (m, 1H), 7.61 – 7.54 (m, 2H);19F NMR (376 MHz, CDCl3) δ -71.46 (s);GC-MS m/z 174 (M+)。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3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误开启灭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低膨胀刹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