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阻隔型BOPP镀铝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6656.X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3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洪晓冬;杨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超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B29C48/21;B29C48/00;B29C59/10;B32B27/20;B32B27/32;B32B27/08;B32B37/2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张佶颖 |
地址: | 2017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隔 bopp 镀铝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隔型BOPP镀铝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处理;加料及熔融塑化;挤出;冷却铸片;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电晕处理;牵引收卷;时效处理;分切;真空镀铝。该制备方法制得的高阻隔型BOPP镀铝薄膜在38℃、90%相对湿度情况下水蒸气透过率≤0.2g/(m2·24h),氧气透过率≤25cm3/(m2·24h);制得的高阻隔型BOPP镀铝膜的热封面的热封强度≥3.0N/15mm,起封温度≤115℃。该制备方法制得的高阻隔型BOPP镀铝薄膜能同时达到复合软包装袋及标签印刷行业标准和YY0236‑1996行业标准,可用于具有高阻隔包装要求的食品和药品等领域的包装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软包装及标签印刷行业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阻隔型BOPP镀铝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复合软包装及标签印刷行业中镀铝膜基材常选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BOPP具有质轻、价廉、无毒、防潮、印刷性能好、雾度低和装饰性能良好等优点而备受重视。高阻隔型BOPP基材镀铝薄膜是聚丙烯薄膜中较新型的高端产品,对阻隔性、镀铝附着强度、热封合强度等性能要求较高,目前我国能生产这一产品的企业极少,而国内外对其需求量则较大,国内大量的高阻隔型BOPP基材镀铝薄膜的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来满足。
目前市场上所广泛生产使用的BOPP镀铝膜,是常规BOPP经镀铝加工而成,但其镀铝层牢度在用3M-610胶带撕脱检测事只能达到85%~90%不脱(即撕脱脱铝率达10%~15%)的水平(3M-610胶带是满足国家行业标准:包装用镀铝薄膜BB/T0030-2004中的第6.12.1条中剥离强度为2.0N/cm的透明BOPP压敏胶黏带),还没有达到复合软包装袋及标签印刷行业对BOPP镀铝膜的要求,即聚酯镀铝膜与其他材料复合后内层与次内层间剥离强度≥1.0N/15mm(国家医药行业标准:药品包装用复合膜YY0236-1996中第4.4条的规定)的水平相差甚远。目前普通的BOPP镀铝膜与其他材料复合后,镀铝层与次外层间剥离强度基本上都≤0.5N/15mm,因而使得BOPP镀铝膜用途及使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BOPP镀铝膜难以达到复合软包装袋及标签印刷行业对BOPP镀铝膜的要求,镀铝层与次外层间剥离强度基本上都≤0.5N/15mm,与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0236-1996相距甚远,适用范围受限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阻隔型BOPP镀铝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阻隔型BOPP镀铝薄膜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铝层附着牢度高且均匀致密,尺寸稳定性好,非镀铝面的摩擦系数小,并且本发明的高阻隔型BOPP镀铝薄膜具有低起封温度和高热封强度,能够满足客户对浅网印刷适应性和复合工艺的特殊要求,印刷、复合后阻隔性基本不衰减。本发明的高阻隔型BOPP镀铝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原材料和配方的选择及加工工艺的优化,能够制得品质优异的高阻隔型BOPP镀铝薄膜,并且适于产业化批量生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阻隔型BOPP镀铝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与PP原料按(1~5):100的重量比混合,进行低温真空预处理或微波预处理,得改性处理后的PP原料;其中,所述低温真空预处理的温度为60~90℃;
(2)将所述改性处理后的PP原料熔融塑化,得熔体;所述熔融塑化的温度为170~190℃;
(3)将所述熔体经T型模头挤出,形成三层共挤BOPP基材片;
(4)对所述三层共挤BOPP基材片进行外表面冷却,然后进行整体冷却;
(5)对所述三层共挤BOPP基材片加热到105~125℃,保温15~30分钟后进行纵向拉伸,然后进行热定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超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超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066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