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09307.3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9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德;郑大伟;彭秋怡;熊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盘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B62K5/06;B62K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工具 | ||
1.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架、第一车轮、第二车架、第二车轮和转向轴;所述第一车轮设在所述第一车架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车架转动;所述第二车轮设在所述第二车架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车架转动;所述第一车架与所述第二车架通过所述转向轴连接;
所述第一车架靠近所述转向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车架靠近所述转向轴的一端在同一方向时,所述交通工具直线行进;所述第一车架靠近所述转向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车架靠近所述转向轴的一端围绕所述转向轴转动而不在同一方向时,所述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同时转向,并且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的行进方向不同,从而实现同步配合转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架与所述转向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车架与所述转向轴限位连接且与所述转向轴的连接部位相对于所述转向轴位置固定,所述第一车架通过所述转向轴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车架倾斜和转动;
当将所述第一车架相对于所述第二车架倾斜时能同步带动所述第一车轮倾斜并转向,并能够经由所述转向轴同步带动所述第二车架及所述第二车轮向与所述第一车轮的转向方向相反的方向偏转,使所述第二车轮的行进方向偏离原方向,以与所述第一车轮配合进行转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从其底部至其顶部的指向相对竖直方向向所述第二车架的尾部偏离或向所述第一车架的前部偏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的轴向与竖直方向所成的夹角的度数为5°~8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与所述第二车架之间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轴的轴向与所述轴承的转动平面垂直。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的转动平面与所述第一车架的位置相对固定。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具有转向操控部、车轮安装部及导向部,所述转向操控部设在所述导向部的一端,所述导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轴限位连接,所述车轮安装部位于所述转向操控部的下方;所述第一车轮安装在所述车轮安装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操控部设有把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位于所述第一车轮与所述第二车轮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架包括主体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呈锐角或垂直设置;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连接部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向轴的轴向与所述连接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车轮设在所述主体部上。
11.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与所述第二车轮的总数量不小于3个。
12.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架上设有臀部支撑组件。
13.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可充电的供电组件及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可充电的供电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车轮和/或所述第二车轮连接以驱动相应的车轮转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及所述可充电的供电组件分别电性连接的照明装置和/或与所述控制装置及所述可充电的供电组件分别电性连接的无线通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盘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盘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093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式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前轮驱动三轮自行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