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重复、可重构载人月球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2220.1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1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邵毅敏;谢更新;钟志华;刘静;熊辉;杨小俊;段胜峰;刘萧;杨承颖;张元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G1/16 | 分类号: | B64G1/16;B62D6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004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复 可重构 载人 月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重复、可重构载人月球车。
背景技术
载人探月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还是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要实现月面宇航员月面探测、运输有效科学载荷和采集样品以及长期居住,载人月球车必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和探测工具。为了有效保障宇航员的安全和高效完成月面探测任务,要求载人月球车必须具有良好的月面环境移动能力、载运能力、完全保障能力以及人机交互能力。
世界各国提出了不同结构类型的载人月球车,并已经成为载人探月计划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仅有美国的阿波罗15号、16号和17号载人月球车实现了月面行走。然而,阿波罗载人月球车底盘的折叠比小,且采用传统车辆的阿克曼转向方案,使其行驶在陡峭斜坡或者交叉斜坡时,载人月球车易发生颠簸和震动,降低了载人月球车的操作稳定性和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重复、可重构载人月球车。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重复、可重构载人月球车,其特征在于:前车架和后车架结构相同,并相对于中车架对称设置,前、后车架均与中车架铰 接,使前、后车架能够相对折叠;在前车架或/和后车架上安装折叠座椅,中车架上安装电池,所述中车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中车轮,前车架前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前车轮,后车架后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后车轮;所述前车轮、中车轮和后车轮结构相同,均包括轮毂、轮毂电机、伸缩杆和轮缘,其中,在轮毂的外围设置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轮缘,轮缘通过伸缩杆与轮毂连接,在轮毂中安装轮毂电机,中车轮的轮毂电机的轴与中车架上的悬架连接,前、后车轮的轮毂电机的轴与对应车架上的悬架相铰接,使前、后车轮能够在俯仰方向上摆动,当前、后车架相对折叠到位时,所述前车轮与对应侧的后车轮贴靠在一起。
本发明为可重复、可重构记忆式轴对称结构。车架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后车架为对称结构,且前后车架分别与中部车架铰接,由此可以实现前后车架的对称折叠;前后4个车轮与车架铰接,可实现前后车辆的整体折叠。本发明通过巧妙对车架和移动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实现了车架和移动系统的高度折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载人月球车的折叠比,缩小了载人月球车发射过程中的初始放置体积。本发明无需外部驱动装置即可实现折叠,折叠方式简单、便捷、快速,可同步协调折展,轻便灵活,节省了宇航员的体力,并且折叠后整车外形规则、美观,便于载运。本发明可以顶置有效载荷,配合机械手臂实现自动样品筛选、初步分析与采集,可作为承载平台,在工作中承受各种载荷。本发明采用6轮支撑,前后车身可围绕中轴起伏,且车轮的轮缘在伸缩杆的作用下具有“自适应”功能,这样具备地形匹配能力,适合于月面山坡、沟壑等复杂地形,载人月球车可在松软、滚滑、多尘、干燥、低重力环境下载人行驶。本发明具有前进、后退、转向、刹车制动等功能,具备一定的通过能力和爬坡越障 能力;另外,采用轮毂电机直接驱动形式,省去了减速器、差速器和传动轴等机械部件,有效减低了整车质量和机械磨损;每个轮毂电机的驱动/制动转矩可以快速、精确和独立控制,增强了车辆稳定性。
前、后车架采用记忆合金制成,并由外框和内框条组成,所述外框为“U”形,该外框的封闭端靠近中车架,在外框内设有两个“L”形的内框条,这两个内框条左右对称设置,内框条的横段与外框开口端的其中一边连为一体,内框条的纵段与中车架铰接。以上结构前、后车架造型简单,便于加工制作,生产成本低,在方便折叠的同时,能够为月球车的其它部件提供布置位置,有利于其它部件进行装配。
为了确保结构强度,尽可能缩小横向尺寸,所述外框的左右侧框条的中部朝着相对的方向凹陷,使外框的侧框条形成“V”形。
所述中车架由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U”型框组成,该“U”型框的开口端向外90°弯折,形成翻边,该翻边与对应内框条的纵段铰接。以上结构中车架造型简单,加工制作容易,与前后车架连接方便。
在所述前车架、后车架和中车架的下方均设置结构底板,其中,中车架下方的结构底板与两个“U”型框相固定,该结构底板与两个“U”型框组成上端敞口的电池盒,电池盒中安装电池;前、后车架下方的结构底板与对应的两个内框条相固定。前、中、后车架均配备结构底板,结构底板能够随车架折叠进行自身收缩,不会对车架折叠造成不利影响;结构底板一方面对车架起增加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放置空间,以便于在结构底板上放置需要的物品;中车架和下方的结构底板组成电池盒,能够便于电池安装,在对电池起保护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结构底板为网状平面结构,且网孔为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未经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2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免耕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
- 下一篇:一种异形零件定位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