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文鱼精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27258.6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1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陶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春华 |
主分类号: | A23L27/20 | 分类号: | A23L27/20;A23L27/10;A23L33/00;A23P1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文鱼精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味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文鱼精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可提供社会广大消费者用的提鲜类调味品大都是化学合成的“味精”和近年来充斥市场的“鸡精”。味精含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谷氨酸钠,鸡精含有人们通常很忌讳的化学“激素”,由于现有调味品化学成分的不安全型和局限性,许多家庭为了健康不得不放弃食用传统的调味品,无奈享用清淡菜肴。现代科学证明鱼类食品是人类健康食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用深海鱼-野生三文鱼作为原料,用生物技术处理生产的三文鱼调味料将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
三文鱼是生长深海中,普遍得到国内外消费者认可的,具有多种营养成分的“营养鱼”,它除了含有丰富的DHA、EPA和OMEGA-3,同时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A,D,B2,B6,)烟碱酸,核黄酸和钙,铁,锌,磷等微量元素,具有降血压。软血管,保心脏,稳血压等作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新一代生物营养调味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文鱼精及其加工方法,能够保持三文鱼的营养成分,同时将鱼肉去腥,提增鲜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文鱼精,包括:三文鱼鱼肉粉、水解植物蛋白、低聚木糖、酵母提取物、提鲜物、食盐、麦芽糊精、大米粉、豌豆蛋白粉、白胡椒粉和生姜粉,其中,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三文鱼鱼肉粉为4%-12%;水解植物蛋白为3%-10%;低聚木糖为4%-8%;酵母提取物为3%-7%;提鲜物3%-14%;食盐为30%-37%;麦芽糊精为1%-5%;大米粉为15%-25%;豌豆蛋白粉为2%-4%;白胡椒粉为1%-3%;生姜粉为1%-3%;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三文鱼精中,所述提鲜物为麦麸质,所述麦麸质重量百分比为6%-14%。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三文鱼精中,所述提鲜物为5‘-呈味核苷酸二酸钠,所述5‘-呈味核苷酸二酸钠重量百分比为3%-10%。
在本发明中还提出了一种三文鱼精加工方法,包括步骤:
a)蒸煮:将三文鱼碎料洗净后放入蒸煮锅煮一定时间;
b)酶解;将煮沸的三文鱼碎料经冷却加复合酶进行酶解,并保持恒温;
c)将三文鱼酶解液PH值调节弱酸性,并90度加热灭菌;
d)将步骤c)中的三文鱼酶解液分离得三文鱼精制液;
e)再将d)中三文鱼精制液进行浓缩;
f)将e)三文鱼精制液的浓缩物进行喷雾干燥得三文鱼粉;
g)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4%-12%的三文鱼鱼肉粉、3%-10%的水解植物蛋白、4%-8%的低聚木糖、3%-7%的酵母提取物、3%-14%的提鲜物、30%-37%的食盐、1%-5%的麦芽糊精、15%-25%的大米粉、2%-4%的豌豆蛋白粉、1%-3%的白胡椒粉及1%-3%的生姜粉投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形成混合料;
h)再将混合料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形成颗粒状的混合料;
i)将颗粒状的混合料放入流化场干燥,获得三文鱼精。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三文鱼精加工方法中,将三文鱼碎料洗净后放入蒸煮锅煮10-30分钟。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三文鱼精加工方法中,所述三文鱼酶解液PH值范围为5-7。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三文鱼精加工方法中,所述提鲜物为麦麸质,所述麦麸质重量百分比为6%-14%。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三文鱼精加工方法中,所述提鲜物为5‘-呈味核苷酸二酸钠,所述5‘-呈味核苷酸二酸钠重量百分比为3%-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采用天然的三文鱼为主要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处理生产的鱼精及其加工方法,在保留三文鱼营养成分的同时,还能够去除鱼肉腥味,提增鲜味,让广大消费者既能品尝美味,又能达到保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三文鱼精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们会发明的三文鱼精及其加工方法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春华,未经陶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7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椒油加工副产物过油花椒的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猪骨味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