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水乳状液分离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30561.1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冯章启;李家城;李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1D5/00;D06M15/643;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水 乳状液 分离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水乳状液分离膜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水乳状液分离的聚甲基硅酸醇包覆的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制备。
背景技术
由于日益增长的工业油废水、污染的海水和频繁的油泄露,如墨西哥湾的深水油泄露,油水分离成为世界性难题。传统方法如撇油器、离心机、深度过滤、沉淀和浮旋分离可用于不溶性油水混合物,但对乳化的油水混合物无效,尤其是存在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液滴尺寸<20μm)。静电纺丝纳米纤维高级纺丝材料的前沿,结合了良好的润湿性、连通性、较强的机械性能、良好的适应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及易从多种材料(聚合物、陶瓷、碳等)扩展合成,是肩负着较大期望的优越纳米级材料。用纳米纤维制备的膜具备有油水乳状液分离的潜力,添加修饰、包覆层之后可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甲基硅酸钾可与空气中的CO2或其他酸性化合物反应,在基材表层形成一层不能溶解的网状防水透气膜,具有优秀的防水效果和防渗、防潮、效果持久,耐刷洗,耐高低温(-50~150℃)、抗污染等优点。生成的聚甲基硅酸醇结构式如下所示:
目前甲基硅酸钾主要用于石材、砖瓦、陶瓷、混凝土、水泥砂浆、珍珠岩、石膏及石膏板、木材等表面防水处理,但在膜过滤方面很少涉及,特别是油水乳状液的分离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超亲油、疏水性,能有效的分离油水乳状液聚甲基硅酸醇包覆的纳米纤维膜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油水乳状液分离的纳米纤维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将纺丝材料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至溶液澄清均一,静置,得到聚 合物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纳米纤维膜;
步骤2:甲基硅酸钾溶液制备
取甲基硅酸钾原料加入纯水中配制甲基硅酸钾溶液;
步骤3:聚甲基硅酸醇包覆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将制备的纳米纤维膜浸泡在配制的甲基硅酸钾溶液中,于超声条件下缓慢滴入稀硫酸,将溶液pH调节至7左右,静置浸泡,用纯水洗涤三次,最后在30℃下干燥得到聚甲基硅酸醇包覆的纳米纤维膜。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纺丝材料为聚丙烯腈,壳聚糖,聚乳酸,聚己内酯,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纺丝材料占总体系的质量体积分数为10%~16%。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电纺参数为:喷丝针头直径为0.5~0.8mm,电压为10~16kV,接收距离为8~18cm,推进速度为0.5~1.5mL/h。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甲基硅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5%~40%。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10%。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溶液的pH值为6~8,浸泡时间为3分钟。
上述方法制备的用于油水乳状液分离的纳米纤维膜结构为纳米纤维膜网状的多孔填充聚甲基硅酸醇,厚度为0.05~1毫米,每平方米重量为50~200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采用包覆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聚甲基硅酸醇包覆的纳米纤维膜,使原本亲水的纳米纤维膜具备超亲油疏水性。
(2)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
(3)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得的聚甲基硅酸醇包覆的纳米纤维膜的疏水角图。
图2为本发明制得的聚甲基硅酸醇包覆的纳米纤维膜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以聚丙烯腈纤维膜浸泡于质量分数为20%甲基硅酸钾溶液中制备聚甲基硅酸醇包 覆的纳米纤维膜
(1)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配置成纺丝液,纺丝材料占总体系的质量分数为12.5%,并在磁力搅拌下至溶液澄清均一,然后静置24小时。
(2)在自组装的电纺装置进行电纺,电纺参数:喷丝针头直径为0.8mm,在15kV的电压下,接收距离为15cm,以0.8mL/h的推进速度进行电纺,锡箔纸用于接收,每个纤维膜纺丝溶液体积量为0.5mL。将收集的电纺纳米纤维膜干燥备用。制备的电纺纳米纤维膜的纤维与纤维之间呈现单分散状态,纤维表面光滑,粗细均一,无串珠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0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除尘功能的铺网机
- 下一篇:一种环保溶剂型静电纺防水透湿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