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0636.6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9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邱锡海;庄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合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3/24 | 分类号: | C07C303/24;C07C305/04;C08G65/00;C08F290/06;C08F220/18;C08F220/14;C08F212/08;B01F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界面 活性剂 制造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包含:
对一混合物进行第一反应,以形成如式(IV)所示的第一中间产物,其中该混合物包含如下式(I)所示的芳醚化合物及如下式(II)所示的缩水甘油醚化合物,且该混合物不包含溶剂:
于式(I)中,R1代表亚甲基;R2及R3分别代表碳数为2至4的次烷氧基,且R2及R3的氧原子与氢原子键结;Y代表「*」代表键结位置;a及b分别代表1至4的整数;且m及n的总和为2至100的整数;
于式(II)中,R4代表其中x代表0或1,当x代表0时,R4的氧原子与R5键结,当x代表1时,R4的C=O与R5键结;且R5代表具有碳-碳双键的基团;
于式(IV)中,R1、R2、R3、R4、R5、Y、a、b、m及n的定义如前所述;
对该第一中间产物及一酸基化合物进行第二反应,以形成如式(V)所示的第二中间产物;
于式(V)中,R1、R2、R3、R4、R5、Y、a、b、m及n的定义如前所述,R7代表该酸基化合物的酸根基团;以及
对该第二中间产物进行中和反应,以制得该界面活性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混合物包含催化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酸基化合物为磺酸化合物、硫酸化合物、磷酸化合物或羧酸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和反应的中和剂为碱金属化合物、胺基化合物、烷基胺化合物或具有烷基取代或不取代的醇胺化合物。
5.一种界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该界面活性剂是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且该界面活性剂具有如下式(III)所示的结构:
于式(III)中,R1代表亚甲基;R2及R3分别代表碳数为2至4的次烷氧基,且R2及R3的氧原子分别与-CH2-或R6键结;R4代表其中x代表0或1,当x代表0时,R4的氧原子与R5键结,当x代表1时,R4的C=O与R5键结;且R5代表具有碳-碳双键的基团;R6代表阴离子基团;Y代表「*」代表键结位置;a及b分别代表1至4的整数;且m及n的总和为2至100的整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界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该阴离子基团是选自于由-SO3M、-PO3M2、-PO3MH及-COOM所组成的族群,且M代表氢原子、碱金属原子、铵基、烷基铵或具有烷基取代或不取代的醇铵基。
7.一种高分子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高分子材料是利用一单体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所制得,其中该单体混合物包含:
不饱和化合物;以及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界面活性剂,且
其中该聚合反应为乳化聚合反应、溶液聚合反应、悬浮聚合反应或光固化聚合反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分子材料,其特征在于,该不饱和化合物为压克力树脂或苯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合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日合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06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液体增稠剂
- 下一篇:肥料造粒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