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0636.6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9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邱锡海;庄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合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3/24 | 分类号: | C07C303/24;C07C305/04;C08G65/00;C08F290/06;C08F220/18;C08F220/14;C08F212/08;B01F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界面 活性剂 制造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此制造方法是先对混合物进行第一反应,以形成第一中间产物,其中此混合物包含芳醚化合物及缩水甘油醚化合物。然后,对第一中间产物及酸基化合物进行第二反应,以形成第二中间产物。接着,对第二中间产物进行中和反应,即可制得界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界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及耐候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特别是提供一种可具有良好耐水性及耐候性的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习知的乳液聚合反应是用以制备含水分散体的聚合物的重要方法,其中含水分散体的聚合物可例如为苯乙烯类树脂或丙烯类树脂等。其次,依据乳液聚合反应所使用的界面活性剂的不同,乳化聚合反应系统的稳定性(如凝集率、乳液粒子粒径或储存稳定性等)亦随之不同,从而影响所制得的聚合物的特性。
前述的界面活性剂一般可为烷基硫酸盐、烷基苯硫酸盐、聚氧乙烯烷基硫酸盐等阴离子型界面活性剂,或者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等非离子型界面活性剂。然而,于反应时,过多的乳液气泡,或者反应后,界面活性剂以游离状态残留于所形成的薄膜上等缺陷均会降低所制得树脂薄膜的耐水性、耐候性、耐热性及接着性等薄膜物性。
为了有效解决前述的缺陷,一般是将反应基团导入界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以提升界面活性剂与反应单体的反应性,进而增加乳化聚合反应系统的聚合稳定性。其中,待乳化聚合反应完成后,界面活性剂不会以游离状态残留在薄膜上,进而不会降低所制得涂膜的物性、耐水性或密着性等。
然而,要将反应基团导入至界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时,界面活性剂需进行化学改质反应。惟,此化学改质反应一般皆需使用溶剂作为媒介,以使反应基团与界面活性剂产生键结,特别是当反应基团为压克力酸基时。据此,此化学改质反应会产生大量废溶剂,进而污染环境。其次,为了提升产物的纯度,反应所生成的产物须经过精制纯化(例如:碱洗处理与水洗处理),而产生大量废碱液与废水,因此对环境产生更大的负荷。
有鉴于此,亟须提供一种新的反应型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以改进习知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的缺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藉由单体的选用合成,而可制得具有特定结构的界面活性剂,并可应用于不饱和双键单体的加成反应,进而使所制得的树脂涂膜良好耐水性、耐候性、光泽度及颜料分散性。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界面活性剂,其是利用前述的方法制得。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其是利用单体混合物所制得,且此单体混合物包含前述的界面活性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界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此制造方法是先对混合物进行第一反应,以形成第一中间产物,其中此混合物包含如下式(I)所示的芳醚化合物及如式(II)所示的缩水甘油醚化合物,且此混合物不包含溶剂:
于式(I)中,R1代表亚甲基;R2及R3分别代表碳数为2至4的次烷氧基,且R2及R3的氧原子与氢原子键结;Y代表a及b分别代表1至4的整数;且m及n的总和为2至100的整数。
于式(II)中,R4代表其中C=O与R5键结,且x代表0或1;且R5代表具有碳-碳双键的基团。
然后,对第一中间产物及酸基化合物进行第二反应,以形成第二中间产物。
接着,对第二中间产物进行中和反应,以制得界面活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合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日合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06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液体增稠剂
- 下一篇:肥料造粒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