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撑胀与悬挂组合式抓盘器及抓取、卸载光盘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2130.9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1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黎明;许长江;徐宏;朱明;邵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17/22 | 分类号: | G11B17/22;G11B17/2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组合式 抓盘器 抓取 卸载 光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撑胀与悬挂组合式抓盘器及抓取、卸载光盘的方法,所述抓盘器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撑胀部件、光盘搭台和托载部件,所述导向柱伸入光盘的中心孔,所述撑胀部件伸出导向柱撑胀在光盘的中心孔边缘,所述光盘搭台用于支撑因撑胀发生平移的光盘,所述托载部件位于所述撑胀部件的下方,用于托载光盘。本发明的抓盘器采用上层齿片撑胀光盘、光盘托台支撑光盘及下层齿片托载光盘的组合方式来完成取放盘,提高了抓盘的可靠稳定性,同时解决了上下两张光盘粘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库的机械手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撑胀与悬挂组合式抓盘器及抓取、卸载光盘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盘库是一种以标准化光盘为数据存储媒介的光机电一体化的海量数据存储设备,传统的光盘存储方式为一个光盘匣放置一张光盘,由于这种方式存在存储容量小、占用空间大的缺陷,因而逐渐被另一存储方式取代,即一个光盘匣内层叠放置多张光盘,这种新型存储方式扩充了光盘库的存储容量、节省了光盘库空间,但也带来了一些取盘方面的问题。
专利申请号为201210008197.4申请名称为“用于光盘库的自动抓盘器”的专利申请提出一种可随机抓取多张直接叠放的光盘中的任意一张光盘的装置。上述抓盘器虽然能实现一次抓取多张光盘的功能,但在放盘时需要将所载光盘全部放入目标托盘内,然后再次抓取不用的光盘,此时目标托盘实际充当了一个中转托盘的角色。虽然这种方法能解决对层叠放置的光盘的取放盘问题,但由于存在中转步骤,因而大大降低了换盘速度。
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295020.6申请名称为“一种抓盘器及用该抓盘器加载、卸载及回收光盘的方法”的专利申请提出一种新型抓盘器,该抓盘器通过上、下齿片配合,可以实现直接在抓盘器上分盘,而不必将光盘放下后再抓起,从而提高换盘效率。这种抓盘器的上插片具有一个伸出端,该伸出端通过插入层叠放置的光盘之间的空隙中来完成光盘的分离,这种抓盘器存在以下不足:
1)该抓盘器只适用于特殊构造的光盘(即中心孔边缘厚度小于主体厚度的光盘),对普通光盘不适用,限制了该抓盘器的应用范围。
2)在现有的特殊构造光盘中,光盘的中心孔边缘厚度与光盘主体厚度的差值约为0.2mm,在层叠放置时,两张光盘的中心孔边缘之间的间隙接近0.2mm,为使得上插片的伸出端能插入这个间隙中,所述伸出端的厚度必须小于0.2mm,且必须具备托载多张光盘的强度,因而增加了上插片的加工难度;
抓取光盘前,必须保证上插片的伸出端恰好对准两张光盘之间的间隙,由于该间隙不大于0.2mm,因而对定位精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实施上存在一定难度;在定位不准确的情况下,不仅不能顺利分离光盘,还存在刮伤光盘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还提供了一种抓盘器,其上、下层齿片分别为三个,通过上、下层齿片配合,可以实现直接在抓盘器上分盘,而不必将光盘放下后再抓起。现有技术的这种抓盘器,虽然提高换盘效率,但是还存在如下缺陷:
1)现有的三个齿片沿齿圈均匀分配,则齿圈较大,三个齿伸出主件的长度较短,由于在齿片加工过程中会存在加工精度不足的情况,这就导致三个齿面不能同时撑盘,从而会造成抓盘不牢固甚至抓盘失败的情况发生。
2)由于光盘的长时间堆放、光盘之间会产生类真空环境,当光盘在进行放盘时,上齿撑胀光盘,下齿收缩,由于光盘之间的类真空环境,会导致被撑胀光盘与位于其下的被放的光盘之间发生粘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撑胀与悬挂组合式抓盘器。所述抓盘器采用上层齿片撑胀光盘、光盘托台支撑光盘及下层齿片托载光盘的组合方式来完成取放盘,提高了抓盘的可靠稳定性,同时解决了上下两张光盘粘连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2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氮化硅陶瓷的方法
- 下一篇:主题为洞天福地的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