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工作范围的扫地车机构及安装该机构的扫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4708.4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2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顾寄南;尚正阳;丁卫;唐仕喜;高国伟;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工作范围 扫地 机构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洁环保设备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工作范围的扫地车机构及安装该机构的扫地车。
背景技术
扫地车是将扫地、吸尘相结合的一体化垃圾清扫车,具有工作效率高,清洁成本低,清洁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经济回报率高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小城市道路的清扫工作。扫地车的清扫机构一般由盘刷和滚刷组成,被固定安装在扫地车的下方,以实现对地面的清扫功能。
然而,在现有的技术中,一方面由于扫地机的清扫机构工作范围较小,不超过车身,对于大区域的清洁工作往往需要多个反复行程,浪费车辆的行驶能源;另一方面,由于其清扫范围不可调,对地面的适应性较小,特别是针对清扫宽度变化的路面,难于实现实时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其清扫范围的扫地车机构及安装该机构的扫地车,该机构不但可以有效增加扫地车的工作范围,还能够根据路面状况,对清扫宽度进行人为的调节,实现了高效、节能、便利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工作范围的扫地车机构,包括两个清扫机构、双四连杆联动机构和推动机构;
两个所述清扫机构为左清扫机构和右清扫机构;所述左清扫机构包括左滚刷机构、左盘刷机构和左风道转接头;所述右清扫机构包括右滚刷机构、右盘刷机构和右风道转接头;所述左盘刷机构安装在左滚刷机构的左外侧,所述左风道转接头安装在左滚刷机构的右内侧;所述右盘刷机构安装在右滚刷机构的右外侧,所述右风道转接头安装在右滚刷机构的左内侧;
所述双四连杆联动机构包括左从动连杆、右主动连杆、左主动连杆和右从动连杆;所述左从动连杆的一端与左滚刷机构的左端连接,左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固定销与右主动连杆的一端连接,且固定在后车架的左侧;所述右主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右滚刷机构的左端连接;所述左主动连杆的一端与左滚刷机构的右端连接,所述左主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固定销与右从动连杆的一端连接,且固定在后车架的右侧;右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右滚刷机构的右端连接;所述左从动连杆与左主动连杆的轴线相互平行,右主动连杆 和右从动连杆的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推杆和导向滑动结构;所述液压推杆的一端与液压缸相连,所述液压推杆的另一端通过导向滑动结构与右主动连杆和左主动连杆连接、且推动左主动连杆和右主动连杆向车架中心延展。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滑动结构包括导向推动槽a、导向推动槽b和两个导向滑块;
所述导向推动槽a开在左主动连杆的突出板a上;所述导向推动槽b开在右主动连杆的突出板b上;两个所述导向滑块分别安装在导向推动槽a和导向推动槽b中;液压推杆末端垂直方向设计的滑块连接杆的一端与导向推动槽a内的导向滑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导向推动槽b内的导向滑块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连接杆与导向滑块通过滑动轴承转动连接;
所述滑动轴承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滑块的中空部位、且套在滑块连接杆的两端,滑块连接杆的两端再通过螺栓固定,滑动轴承与螺栓之间还设有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推动槽a是与右主动连杆有夹角的直线槽;所述和导向推动槽b是与左主动连杆有夹角的直线槽。
上述方案中,所述左滚刷机构和右滚刷机构的下方分别设有万向滚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左从动连杆通过销轴与左滚刷机构连接;所述左主动连杆通过销轴与左滚刷机构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左风道转接头和右风道转接头分别与吸尘管道连接。
一种安装所述可调节工作范围的扫地车机构的扫地车,所述扫地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的一端与前轮车轴连接,另一端与后车架连接,后车架与后轮车轴连接;
所述左滚刷机构安装在扫地车左侧,所述右滚刷机构安装在扫地车右侧;
所述左从动连杆通过连杆固定销与右主动连杆连接、且固定在后车架的左侧;所述左主动连杆通过连杆固定销与右从动连杆连接、且固定在后车架的右侧;
所述液压缸固定在后车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4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