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制盐方法和连续制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54544.1 | 申请日: | 201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何灿;卫昶;熊日华;霍卫东;马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D3/14 | 分类号: | C01D3/14;C01D5/16;C01F1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邹飞艳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制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制盐方法和连续制盐系统。该方法包括:(1)将含盐水进行纳滤分离,得到纳滤产水和纳滤浓水;(2)将纳滤浓水与步骤(4)低温结晶出水进行换热,得到降温后纳滤浓水和升温后结晶出水,将升温后结晶出水分为回流结晶出水和低温结晶水出水浓水;(3)将纳滤浓水冷却;(4)将冷却后纳滤浓水进行低温结晶分离,得到结晶出水和结晶盐,原料水中二价阴离子盐的含量X%<5wt%时,满足R1<X/(5‑X),R1为低温结晶水出水浓水与纳滤产水的体积流量比;(5)将低温结晶水出水浓水进行钡法脱硝结晶处理;含盐水含有原料水和回流结晶出水。采用本发明方法能连续生产高纯度的单一组分盐并降低能耗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制盐方法和连续制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水资源不足以及环境容量有限等矛盾日益凸显。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钢铁以及海水淡化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为了降低外排水量,提高水的使用效率,目前含盐废水一般使用以反渗透为主的膜法处理后回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的使用效率。在要求零液体排放的场合,反渗透浓水被进一步采用蒸发结晶工艺,得到蒸馏水和固体杂盐。由于这些固体杂盐中通常含有有机物,并且遇水易于溶解,因此其安全处置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同时处置成本高昂,已经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
在这种背景下,尝试在废水的零液体排放处理过程中,获得纯度较高的单一固体盐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由于离子交换技术的广泛应用,废水中的多价阳离子可以比较容易地交换成钠离子,而自然水体中阴离子主要由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因此废水处理的浓缩废水中主要是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其它组分如钾盐、硝酸盐等含量较少。
当前,工业上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分盐结晶广泛采用分步蒸发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不仅存在投资和能耗高的缺陷,而且在有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所得结晶盐的色度和纯度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制盐方法,以得到较高纯度的单一组分盐作为可出售的工业副产品,同时降低过程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连续制盐方法和连续制盐系统,本发明的连续制盐方法能够制得高纯度的单一组分盐,且能够大幅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热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制盐方法,该方法包括:
(1)将含有二价阴离子盐和一价阴离子盐的含盐水进行纳滤分离处理,以分离二价阴离子盐和一价阴离子盐,得到富一价阴离子盐的纳滤产水和二价阴离子盐被浓缩的纳滤浓水;
(2)将步骤(1)得到的纳滤浓水与来自步骤(4)的低温结晶出水进行换热处理,以降低所述纳滤浓水的温度,同时升高所述低温结晶出水的温度,得到降温后的纳滤浓水和升温后的结晶出水,然后将所述升温后的结晶出水分为两股,分别作为回流低温结晶出水回流至步骤(1)所述的纳滤分离处理和作为低温结晶水出水浓水进行步骤(5)的钡法脱硝结晶处理;
(3)将步骤(2)得到的降温后的纳滤浓水进行冷却处理,得到冷却后的纳滤浓水;
(4)将步骤(3)得到的冷却后的纳滤浓水进行低温结晶分离处理,得到低温结晶出水和结晶盐;
(5)将步骤(2)得到的低温结晶水出水浓水进行钡法脱硝结晶处理,得到富含一价阴离子的结晶出水和结晶盐;
其中,步骤(1)中,所述含有二价阴离子盐和一价阴离子盐的含盐水含有原料水和步骤(2)所述的回流低温结晶出水;且所述原料水中二价阴离子盐的质量百分含量X%<5%时,满足关系式R1<X/(5-X),R1为低温结晶水出水浓水与纳滤产水的体积流量比。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制盐系统,该连续制盐系统包括纳滤单元、换热单元、冷却单元、结晶分离单元和钡法脱硝结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54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