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覆膜砂型取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0132.9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4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忠发;胡适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中发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7/02 | 分类号: | B22C1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7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型 卸装 | ||
1.一种覆膜砂型取卸装置,包括机架(10)和机架(10)上布置的母模(20),其特征在于:砂型顶升机构(30)包括顶升覆膜砂型(1)的顶杆(31),竖向布置的顶杆(31)间隔均匀布置在母模(20)板面的区域内且沿上下方向移动,托移机构(40)包括叉形托板(41),叉形托板(41)可分别移动至母模(20)和处于抬升位置处的覆膜砂型(1)之间及托着覆膜砂型(1)移动到母模(20)旁侧两种位置状态;
所述的砂型顶升机构(30)包括竖向移动布置的立柱(32),立柱(32)上端连有平置的支座板(33),顶杆(31)立式布置在支座板(33)上;
所述的叉形托板(41)的板体高度位于母模(20)上方同时位于处于抬升位置处的覆膜砂砂型(1)的下方;
顶杆(31)下部所连的立柱(32)下端与顶升板(50)的上边构成接触和分离配合,顶升板(50)与叉形托板(41)相连并作同向移动,叉形托板(41)向靠近母模(20)所在侧移动时立柱(32)下端与顶升板(50)的上边构成接触并顶升立柱(32)向上抬升且保持该抬升位置;叉形托板(41)向远离母模(20)的外侧移动时立柱(32)下端与顶升板(50)的上边彼此分离,顶升立柱(32)回落至低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砂型取卸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板(50)的下边铰接在滑块(80)上,铰接轴(83)的轴向与滑块(80)的移动方向平行,滑块(80)与导轨(81)构成直线移动式配合,滑块(80)与叉形托板(41)同步移动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砂型取卸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板(50)上边的前段为由中部向前端逐渐向下延伸的斜边(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砂型取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块(80)与齿条(82)相连,滑块(80)的移动方向与齿条(82)的长度方向一致,齿条(82)的齿面朝下且与齿轮构成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砂型取卸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板(50)上边与立柱(32)下端的滚轮(321)构成滚动配合,滚轮(321)的轮面上设置周向圆弧凹槽,顶升板(50)上边为与滚轮(321)上的圆弧凹槽吻合的弧形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砂型取卸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板(50)的斜边(51)的低位对应于顶杆(31)和立柱(32)的低位,顶升板(50)中、后段板边对应于顶杆(31)和立柱(32)的高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砂型取卸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板(50)的上边长度小于滑块(80)的移动行程,滑块(80)行程的两端且分置于顶升板(50)的两侧设置有侧倾和扶正顶升板(50)板体的侧倾挡(60)、扶正挡(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覆膜砂型取卸装置,其特征在于:侧倾挡(60)、扶正挡(70)分别位于顶升板(50)的前后两端,侧倾挡(60)为板块状,板面水平布置,其上有斜边(61)位于顶升板(50)的进程路径上;扶正挡(70)为板块状,板面水平布置,其上有斜面(71)位于顶升板(50)倾斜状的回程路径上,斜面(71)延伸到顶升板(50)位于立式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膜砂型取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板(50)的两侧分别设置直立挡块(84)、斜置挡块(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中发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黄山中发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01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