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热法提取茶多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9828.8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5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岳芳;肖斌;余有本;周天山;鲍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热法 提取 多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多糖提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热法提取茶多糖的方法,属于化学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茶多糖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显著的生理活性如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增强免疫力、抗凝血、抗血栓和耐缺氧以及治疗糖尿病等作用,近年来茶多糖已成为天然药物、生物化学、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基础,因此茶多糖的提取分离变得尤为关键。
目前,茶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热水浸提法(≤100℃)或酶提法等,例如现有技术CN201010141786.0公开的一种在5-75℃温度下分离提取天然茶多糖的方法,CN201110332109.1公开的一种在85℃温度下提取茶多糖方法,以上热水浸提法得到的茶多糖得率较低。CN201410138882.8公开的一种在茶叶粉或茶粕中接入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提取茶多糖的方法,CN201510876422.X公开的一种将传统水提和现代酶工程结合提取绿茶多糖的方法,以上酶提取法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和选择性,在提取时需注意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等因素,从而限制了大规模使用酶法提取茶多糖。
因此,针对上述热水法和酶法提取茶多糖的不足,本专利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采用水热法(>100℃)提取茶多糖,即利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使茶叶多糖快速全溶提取茶叶多糖,可以有效提高茶叶多糖得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茶多糖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热法提取茶多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烘干后,粉碎至40~60目;
(2)将步骤(1)所述粉碎后的样品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0~1∶30,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压力0.1~2.5MPa,温度120~200℃下搅拌反应0.5~2.0h,所述质量的单位为kg,所述体积的单位为L;
(3)将步骤(2)所述提取液过滤或离心;
(4)将步骤(3)所述过滤液或离心液采用透析袋进行透析;
(5)将步骤(4)所述透析后的溶液蒸发浓缩至30~40%;
(6)将步骤(5)所述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茶多糖。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目的,步骤(1)所述的原料为茶叶、茶树枝、茶叶加工残渣或茶叶加工废弃物中任何一种。
步骤(3)所述离心转速为1000~5000rpm/min,离心时间为5~20min。
步骤(4)所述透析选用截留分子量为3~150kDa的透析袋,透析时间为1~3天。
步骤(5)所述蒸发浓缩为三效顺流蒸发浓缩,一效压力为0.05~1.0MPa,温度100~110℃,浓度为5~8%,二效压力为0MPa,温度100~110℃,浓度为20~25%,三效压力-0.004~-0.005MPa,温度为100~110℃,浓度为30~40%。
步骤(6)所述的喷雾干燥为压力喷雾干燥、离心喷雾干燥、气流式喷雾干燥中的任意一种。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流程简便、安全,不使用有机溶剂,茶多糖得率可提高10~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加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将大叶乌龙茶叶烘干后,粉碎至40~60目;
(2)将步骤(1)所述粉碎后的样品称取1kg,加入到10L水中,在温度120℃、压力0.1MPa下搅拌浸提2.0h;
(3)将步骤(2)所述提取液过滤;
(4)将步骤(3)所述过滤液采用3kDa的透析袋进行透析1天;
(5)将步骤(4)所述透析后的溶液采用三效顺流蒸发浓缩至30%;
(6)将步骤(5)所述浓缩液离心喷雾干燥即得茶多糖,得率5.5%。
实施例2
(1)将陕茶1号茶叶烘干后,粉碎至40~60目;
(2)将步骤(1)所述粉碎后的样品称取1kg,加入到30L水中,在温度200℃、压力2.5MPa搅拌浸提0.5h;
(3)将步骤(2)所述提取液在转速1000rpm/min下离心20min;
(4)将步骤(3)所述离心液采用4kDa的透析袋进行透析2天;
(5)将步骤(4)所述透析后的溶液采用三效顺流蒸发浓缩至35%:
(6)将步骤(5)所述浓缩液压力喷雾干燥即得茶多糖,得率7.2%。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9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法生产糊精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聚合物乳液后处理的方法以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