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部的进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02729.5 | 申请日: | 201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6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国政孝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3/02 | 分类号: | B60K13/02;B60K11/04;B60R19/52;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支架 发动机罩内板 散热器护栅 车辆后方 车辆前部 进气结构 前后方向 延伸设置 导风口 通风部 横条 狭缝 配置 车辆宽度方向 车辆前方 交替配置 进气导管 上端部 板状 发动机 流动 | ||
1.一种车辆前部的进气结构,具有:
散热器护栅,其被设置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呈大致框状的散热器支架的车辆前方侧;
发动机罩内板,其被配置在所述散热器支架以及所述散热器护栅的车辆上方侧;
散热器支架盖,其前端部被固定在所述散热器护栅的上部处,并以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分离的方式而被配置在所述散热器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之间,且被形成为沿着所述散热器支架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大致板状,其中,所述散热器支架盖具有使来自所述散热器护栅的气流向该散热器支架盖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之间流动的盖通风部、与形成在该盖通风部的车辆后方且将所述气流向车辆后方侧导入的导风口;
进气导管,其被设置在所述散热器支架盖的车辆后方侧,并将来自所述导风口的空气向发动机导入,
所述散热器支架盖在所述盖通风部处设置有多个上侧横条部与多个下侧横条部,所述多个上侧横条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狭缝交替配置,所述多个下侧横条部被配置在所述狭缝的车辆下方侧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
在所述下侧横条部的车辆下侧部处形成有第二方向转换面,所述第二方向转换面由以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为起点随着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趋向于相互分离的方向而向车辆上侧倾斜的倾斜面构成,
在所述第二方向转换面的上方,设置有大致垂直地向上方延伸的侧壁面,
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所述下侧横条部的上端部和所述上侧横条部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短于对置的所述下侧横条部的下端部彼此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的进气结构,其中,
在对车辆进行俯视观察时,所述下侧横条部被配置在与所述狭缝重叠的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前部的进气结构,其中,
在所述上侧横条部的车辆下侧部处,形成有以向车辆上侧凹陷的方式而形成的第一方向转换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前部的进气结构,其中,
所述盖通风部被配置在从车辆正面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导风口重叠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部的进气结构,其中,
所述导风口朝向车辆前方开口。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前部的进气结构,其中,
所述散热器支架盖的与形成有所述导风口的位置相比靠车辆后方侧经由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的密封部件而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抵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前部的进气结构,其中,
所述导风口的车辆下侧面被配置在与所述上侧横条部的车辆上侧面相比靠车辆上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027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元件的滑动元件
- 下一篇:手动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