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23776.8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2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思叡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与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7/00 | 分类号: | B23Q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31302 | 代理人: | 包文超 |
地址: | 61183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件加工的数字控制机床。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的控制单元,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数控单元中完成。
数控机床一般由主机、数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辅助装置和其它附属设备等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是数控机床的主体,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它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驱动装置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它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辅助装置系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和监测等。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
按控制轴数可分为三轴、四轴和五轴等几种数控机床。对于刀具的制造,其某些形状的加工动作涉及五轴联动功能,必须使用五轴联动机床。
现有数控机床,尤其是随着控制轴数量的增加,机床内空间有限。若不对机床规格进行扩大,已经难以再向数控机床内增加其它装置,如:机械手臂和砂轮库等,以进一步提高机床的自动化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通过合理的部件装配和布局,使得控制轴系的布局更紧凑,机床内空间得到改善,利于向机床内增加其它装置,如:机械手臂和砂轮库等,增加机床的综合作业能力和自动化水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使得工件加工时的刚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使得仅通过气动结构和Y轴移动就实现多砂轮组的自动换装。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控机床,采用五轴结构,包括:
底座,包括台面;
第一支架,其设置于台面上;
第一导向件,其设置于第一支架上;
第一回转机构,其设置于第一导向件上,并沿第一导向件移动;
第二导向件,其设置于台面上;
第二支架,其沿第二导向件移动;
第三导向件,其设置于第二支架上;
第二回转机构,其设置于第三导向件上,并沿第三导向件移动。
本发明的第一导向件,其沿XYZ坐标系的Y向设置。
本发明的第二导向件,其沿XYZ坐标系的X向设置。
本发明的第一回转机构还包括运动臂,沿第一导向件移动,至少与第一导向件之间形成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不共面。如:第一接触面所在的第一平面和第二接触面所在的第二平面形成的二面角大于0度或小于180度,或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平行。
本发明的第二回转机构,其沿XYZ坐标系的Z向移动且以X向为轴旋转。
本发明的第一支架,优先选择龙门结构。
本发明的第一回转机构以Z向为轴旋转。
本发明的数控机床,优先选择第三电机通过联轴器及丝杠丝母直接驱动第一回转机构沿第一导向件移动,以及第四电机通过联轴器及丝杠丝母直接驱动第二回转机构沿第三导向件移动。
为了减轻数控机床的重量,避免辅助装置(如:元器件、气路和润滑油路)外挂于数控机床外而发生的意外损坏和积污等情形,本发明的数控机床,还包括槽体,设置于底座。槽体包括开口和槽容置腔,在槽体的开口处还设置盖板;在槽容置腔内设置背板,将槽容置腔分为近开口腔和远开口腔,在远开口腔内布设线缆,在近开口腔布设元器件和管路等。
为了增加机床的综合作业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本发明还包括自动上下料盘、砂轮组和机械手臂等部件,位于第二导向件两侧。
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数控机床,第一支架使用龙门结构提高了部件的刚性。在第一支架上设置Y向的第一导向件使得机床内轴系部件更紧凑,有效空间更大,使得机床内空置空间增大(即在既不影响各轴行程和加工范围又不增大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增大机床内非行程空间,减少了机床内无效空间),提高了后续在机床空置空间上增配自动上下料盘及砂轮组、机械手的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与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与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23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