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联网环境下行车服务主动感知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58397.2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8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赵振超;陈龙;马世典;周卫琪;江浩斌;赵彤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967 | 分类号: | G08G1/09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环境 行车 服务 主动 感知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车联网环境下行车服务主动感知方法,采用车联网环境下行车服务主动感知系统,该系统包括布置在车辆上的相互连接的传感器设备(1)和智能车载终端(2),智能车载终端(2)经4G和DSRC方式与路侧设备(3)通信、经4G方式与行车服务信息处理中心(4)通信,路侧设备(3)与行车服务信息处理中心(4)之间采用4G方式通信;传感器设备(1)包括摄像头、OBD模块、雷达传感器、GPS差分模块、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和档位信息传感器;智能车载终端(2)包含电子控制单元、视频处理模块、蓝牙模块和车辆控制模块;路侧设备(3)设置在道路的两侧,包含存储模块和ECU;行车服务信息处理中心(4)包含行车服务云计算平台、行车信息状态库和行车服务目录库;传感器设备(1)将获取到的车辆行驶信息输给智能车载终端(2),智能车载终端(2)将接收到的车辆行驶信息先初步处理,再进行信息融合后传递到路侧设备(3)与行车服务信息处理中心(4);行车服务云计算平台(4)对融合信息处理,输出行车服务信息,传递到路侧设备(3)和智能车载终端(2),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
A、所述传感器设备(1)将实时采集的信息传送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对所有信息进行融合处理;
B、所述路侧设备(3)监测区域内的车辆行驶,当检测到车辆异常行驶时,发出警示信息,生成危险信息代码传送到所述行车服务信息处理中心(4);
C、行车服务信息处理中心(4)优先处理危险信息代码,同时所述行车信息状态库与接收到的融合信息进行匹配,采用服务需求状态匹配算法确定车辆当前是否处于行车服务需求状态,若是,所述行车服务目录库与有行车服务需求状态的融合信息进行匹配,采用行车服务目录生成匹配算法生成行车服务目录,将行车服务目录推送给需求车辆;
所述服务需求状态匹配算法是:将传感器采集并经过特征提取的数据集合A={x1,x2,…,xi}和行车信息状态数据集合B={y1,y2,…,yj}作相似度计算,给定一个相似半径r和滑动窗口值k:
d(xI,yJ)为相似距离测度函数,表示xi与yj之间的汉明距离,ωij为数据段xi与yj的欧氏距离,rAB表示数据集合A与数据集合B的相似度,当d(xI,yJ)>r时,则判断有行车服务需求;
所述行车服务目录生成匹配算法是:行车信息状态库和行车服务目录库是以分类树的形式设计的数据库,根据分类树中的节点(p,q)之间的语义距离dis(p,q)计算出节点代表的概念(Cp,Cq)之间的相似度sim(Cp,Cq),当相似度sim(Cp,Cq)为1时,生成的服务目录为精确匹配; 相似度在(0.5,1)时,生成的服务目录为可替代匹配;相似度在(0,0.5]时,生成的服务目录为包含匹配;相似度为0时,服务目录匹配失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联网环境下行车服务主动感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行车服务推送目录给需求车辆后,智能车载终端(2)能通过所述车辆控制模块直接控制车辆制动、转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联网环境下行车服务主动感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路侧设备(3)监测车辆异常行驶的方法是:本路段车辆在当前正常行驶时坐标为正向变化,坐标反向变化时为逆行;如果正常行驶车道上的车辆速度vn>vx且超速持续时间t>4s,有车辆超速;若逆行或超速时,所述ECU向本路段内车辆发出警报信息并将危险信息代码传递给行车服务信息处理中心(4);vn为车辆n的当前行驶速度,vx为当前路段设定的限速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583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凸轮转子泵的凸轮转子
- 下一篇:一种多向智能拔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