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摆缸式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自平衡阀式配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6386.5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6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云;邱冰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C1/34 | 分类号: | F03C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钱丽 |
地址: | 2211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缸式 低速 扭矩 高水基 液压 马达 平衡 阀式配流 机构 | ||
1.一种摆缸式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自平衡阀式配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配流块、排液配流阀组和进液配流阀组;端盖与配流块固联,端盖上设有高压进口P0和低压出口PT,配流块安装于液压马达本体上,排液配流阀组和进液配流阀组分别环形均布于配流块内的两个平行的圆周面平面内;且排液配流阀组与进液配流阀组沿配流块轴向一一对应设置,配流块上开设有流道网,高压进口P0和低压出口PT分别与流道网连通,高压进口P0通过流道网与进液配流阀组的液压腔相通,低压出口PT通过流道网与排液配流阀组的液压腔相通;位于同一轴向平面内的排液配流阀组和进液配流阀组的启闭状态相反,两者的液压腔出口均与液压马达本体的柱塞腔相通,两者共同控制位于同一轴向平面内的柱塞的进、排液;配流块内通过轴承安装有配流轴,配流轴与马达曲轴相连,并随着马达曲轴转动,配流轴上设有两处偏心结构,且两处偏心结构的相位差为π,两处偏心结构上分别安装有Ⅰ号配流轴承和Ⅱ号配流轴承,排液配流阀组所有的导杆均与Ⅰ号配流轴承的外周面始终接触,进液配流阀组所有的导杆均与Ⅱ号配流轴承的外周面始终接触;所述的进液配流阀组的进液配流阀和排液配流阀组的排液配流阀具有相同的结构形式,
进液配流阀包括导杆Ⅱ、阀座Ⅱ、阀导向Ⅱ、弹簧Ⅱ和阀芯Ⅱ,阀芯上腔Ⅱ的通径d2与阀芯下腔Ⅱ的通径d1相等;
排液配流阀包括导杆Ⅰ、阀座Ⅰ、阀导向Ⅰ、弹簧Ⅰ和阀芯Ⅰ,阀芯上腔Ⅰ的通径d4与阀芯下腔Ⅰ的通径d3相等,且d1与d3相等;
配流阀在启闭状态时阀芯Ⅱ和阀芯Ⅰ上下腔液压力始终相等,配流轴随马达曲轴的转动带动导杆Ⅱ和导杆Ⅰ的移动来控制阀口的启闭,从而控制柱塞的进、排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缸式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自平衡阀式配流机构,其特征在于:配流块包括两个端面,靠近排液配流阀组的端面为Ⅰ面,靠近进液配流阀组的端面为Ⅱ面,流道网包括设于Ⅰ面的出液网和设于Ⅱ面的进液网;
出液网包括:外环道Ⅰ、内环道Ⅰ、至少一条径向道Ⅰ、上流道Ⅰ和下流道Ⅰ;外环道Ⅰ和内环道Ⅰ同心设置,径向道Ⅰ连通外环道Ⅰ和内环道Ⅰ,上流道Ⅰ和下流道Ⅰ为轴向设置的,上流道Ⅰ与外环道Ⅰ相通,下流道Ⅰ与内环道Ⅰ相通,上流道Ⅰ和下流道Ⅰ分别对应排液配流阀组的阀芯上腔Ⅰ和阀芯下腔Ⅰ;
进液网包括:外环道Ⅱ、内环道Ⅱ、至少一条径向道Ⅱ、上流道Ⅱ、下流道Ⅱ、柱塞腔流道和高压进液流道;外环道Ⅱ和内环道Ⅱ同心设置,径向道Ⅱ连通外环道Ⅱ和内环道Ⅱ,上流道Ⅱ、下流道Ⅱ、柱塞腔流道和高压进液流道为轴向设置的,上流道Ⅱ与外环道Ⅱ相通,下流道Ⅱ与内环道Ⅱ相通,上流道Ⅱ和下流道Ⅱ分别对应进液配流阀组的阀芯上腔Ⅱ和阀芯下腔Ⅱ,柱塞腔流道与进液配流阀组的液压腔出口相通,高压进液流道贯通配流块,其一端与高压进口P0连接,另一端与径向道Ⅱ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缸式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自平衡阀式配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排液配流阀组包括5个排液配流阀,进液配流阀组包括5个进液配流阀,排液配流阀组与进液配流阀组分别与5个柱塞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缸式低速大扭矩高水基液压马达自平衡阀式配流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高压进口P0与低压出口PT互换,相应柱塞的高、低压状况改变,可实现马达的双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63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