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2-(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5-缩水甘油醚苯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97540.9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7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安礼涛;沈正佳;周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05/12 | 分类号: | C07D40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洵 |
地址: | 223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苯 缩水甘油醚 氟磷灰石 苯酚 三嗪 废物处理 合成 催化烷基化反应 固体废弃物 烷基化反应 催化反应 加热条件 间苯二酚 生产过程 氧氯丙烷 催化环 得率 活化 催化剂 生产成本 回收 释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2‑(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5‑缩水甘油醚苯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氟磷灰石为催化剂,在100‑118℃下催化环氧氯丙烷与所述4‑[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1,3‑间苯二酚的烷基化反应,得到所述2‑(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5‑缩水甘油醚苯酚。本发明使用氟磷灰石催化烷基化反应,并在加热条件下将所产生的HCl从体系中释放,反应充分,产物得率高,反应结束后回收的氟磷灰石经过活化仍可再次用于催化反应,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节省了生产成本和废物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合成2-(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5-缩水甘油醚苯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2-(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5-缩水甘油醚苯酚是一种新型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可添加至一些护肤品中,以屏蔽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也可添加至一些建筑材料、涂料、印刷、油墨、染色品或织物中,以提高物品在光下的持久性。因此,2-(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5-缩水甘油醚苯酚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需求量也极大。
目前,2-(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5-缩水甘油醚苯酚的合成主要是以三聚氯氰为起点,然后用间二甲苯分别取代其4位和6位上的氯,然后用间二苯酚取代其2位上的氯,得到4-[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1,3-间苯二酚,再用环氧氯丙烷烷基化其上的一个酚羟基来得到目的产物(宋光伟等,2008)。
合成路径如下:
对于最后一步烷基化,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Ciba公司2002年报道了使用1.4当量的K2CO3为碱,用环氧氯丙烷将4-[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1,3-间苯二酚烷基化,在110℃条件下反应5小时,得率为85%(粗品得率)。由于碳酸钾价格较高,也有人使用相对经济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如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以1.1当量的氢氧化钠为碱,在70℃下反应7小时,重结晶后,得率为79%。后者的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得率相当。但它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沸点高(152.8℃),回收套用困难,不适宜工业化生产。同时N,N-二甲基甲酰胺在强碱的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在70度左右有二甲胺生成,增加了有害物质的排放。上述两种方法中使用的碱都是作为中和反应中所生成的HCl的消耗品,因此随着所产生的HCl的增多,所消耗的碱越多,在生产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固体产物,并且这些固体产物不能被回收用于下一次反应,提高了生产成本和废物处理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烷基化方法,在保证良好的得率的前提下不产生过多的固体废弃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发明人使用固体碱氟磷灰石来催化该烷基化反应,并且通过提高反应温度,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Cl从体系中释放,在反应装置中增加了HCl吸收装置。
基于以上原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2-(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5-缩水甘油醚苯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氟磷灰石为催化剂,在100-118℃下催化环氧氯丙烷与所述4-[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1,3-间苯二酚的烷基化反应,得到所述2-(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5-缩水甘油醚苯酚,反应式如下:
优选地,中添加的所述氟磷灰石的量为按4-[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1,3-间苯二酚重量计的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97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