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疝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1034.2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6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陶肖明;曾炜;袁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A61L27/34;A61L27/18;A61L27/58;B33Y10/00;B33Y80/00;B29K67/00;B29K6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红磡香港***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疝补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疝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第一材料颗粒加入到3D打印机所附带的填料筒中,接上外压力导管;所述第一材料为可生物降解材料;
S2升温加热填料筒至第一温度,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间,移除第一材料颗粒中所含水分;
S3继续升温填料筒至第二温度,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间,使第一材料颗粒完全熔融;
S4继续升温填料筒至第三温度,选用所设计的疝补片3D打印文件通过3D打印机制备出疝补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6选用第二材料颗粒在第四温度下熔融,并喷涂于所述3D打印机制备的疝补片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疝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之前还包括:
S5对所述3D打印机制备的疝补片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与其他材料界面之间的粘合强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疝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为可生物降解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疝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聚乳酸和聚碳酸酯共聚物(copolymer of polylactide and polytrimethylene carbonate)、聚-4-羟基丁酸共聚物(copolymer of Poly-4-hydroxybutyrate)、聚乳酸(PLA)、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疝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为乙交酯和丙交酯共聚物(the copolymer of glycolide and lactide)、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疝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为110℃,所述第二温度为170-255℃,所述第三温度为175-260℃,所述第四温度为180-200℃;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30分钟,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5分钟。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疝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修补疝气缺口的补片本体(1)和用于固定所述补片本体(1)的多个钩体(2),所述补片本体(1)为网格结构,多个所述钩体(2)固定连接在所述补片本体(1)的网格交点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疝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疝补片的材料为生物可降解材料,所述疝补片的结构为核壳结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疝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本体(1)的网格尺寸为0.1-4.0mm,所述补片本体(1)的厚度为200-8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10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精确贴膜方法
- 下一篇:基于DLP快速成型技术的切片图匀光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