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疝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701034.2 申请日: 2016-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7756781B 公开(公告)日: 2020-03-10
发明(设计)人: 陶肖明;曾炜;袁钰 申请(专利权)人: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9C64/118 分类号: B29C64/118;A61L27/34;A61L27/18;A61L27/58;B33Y10/00;B33Y80/00;B29K67/00;B29K69/00
代理公司: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代理人: 郭伟刚
地址: 中国香港九龙红磡香港*** 国省代码: 香港;8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疝补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疝补片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疝补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第一材料颗粒加入到3D打印机所附带的填料筒中,接上外压力导管;S2升温加热填料筒至第一温度,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间,移除第一材料颗粒中所含水分;S3继续升温填料筒至第二温度,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间,使第一材料颗粒完全熔融;S4继续升温填料筒至第三温度,选用所设计的疝补片3D打印文件通过3D打印机制备出疝补片。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疝补片具有可控的孔径、生物相容性、拉伸强度和弹性;疝补片的制备过程方便快捷,可减少疝补片的制作成本;可减少患者的异物感和不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疝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或颗粒状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

疝修补片主要应用于腹壁疝的修补,腹壁疝指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自腹壁薄弱区或缺损处膨出。腹壁疝包括腹股沟疝、脐疝、股疝、切口疝和造口旁疝等,以腹股沟疝最多见。由于腹壁疝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因此其治疗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使用人造网片植入到患者体内来治疗疾病已经成了医学领域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网片最常见是应用于修补腹腔内的腹壁疝和切口疝。腹腔内补片植入术表明能应用到患多发性腹壁疝和大多数治疗腹壁缺损领域的肥胖患者身上。这些植入通常通过缝线、平头钉或锚固定。腹腔内补片植入术所引起的并发症有:皮下积液、腹壁功能受损、慢性疼痛和粘连。术后三个月后还存在慢性疼痛(连续或间歇的疼痛)主要是穿孔定位设备引起的,据报道,在开刀手术或腹腔镜疝补术后存在5-15%的术后发病率。疝补术的新趋势包括微创技术,微创技术通过使用一片保持最小张力的不可吸收网片来封闭疝缺陷。到目前为止,这些操作的时间还比较短,但可以期望得到1%或更低的术后发病率。而且,一般的术后恢复时间也变得更短了,患者们在术后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开始他们的正常活动并且没有特别的限制。

现有的疝修补术网片通常由各种塑料制成,可以分为永久型(不可吸收)或者可吸收型网片。最常用到的疝修补片是聚酯、聚丙烯网片和膨体聚四氟乙烯修补片。聚丙烯网片和聚酯片的编织网材料能帮助周围的组织生长,改善组织的力度和抗拉伸强度。同样,因为它们的大孔径网能使巨噬细胞和白细胞通过,消除掉网上的细菌,所以这种类型的修补丁具有良好的消炎效果,一旦感染,不需要去除修补片。然而,这两种材料修补到腹腔内不能与你的内部器官接触,因为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这两种网片与组织接触能产生严重的腹腔粘连,消化道梗阻或瘘。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是一种微孔材料,与腹腔脏器接触不易形成粘连,但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不能进入孔内,所以该材料修复能力和抗感染效果不如聚丙烯和聚酯网片,并且在感染的情况下,为了控制感染必须去除修补材料。此外,永久性外科植入物(金属,塑料,硅胶等)已被证明因为腐蚀、磨损、迁移导致了许多患者产生了副作用,如慢性炎症和被感染的风险。当异物被放置在敏感的器官旁,这些副作用可能加重的病人的情况。在疝气手术中,塑料网常常与敏感的腹腔脏器密切接触。

可吸收网由聚乙醇酸和丙交酯共聚物制成,1970年代以来,这些生物可吸收材料已用于外科手术缝合线,无重大损害的组织已被普遍报道使用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纤维化和瘢痕形成。不幸的是,这些缝合线和聚乙醇酸或乳酸共聚物制造的网片(约10摩尔%的丙交酯单元)在植入后1个月内渐渐失去他们的支撑力,在这段时间内,疝气缺口不会有足够的时间来愈合以形成疤痕组织来对抗压力。

不同的预防粘连网片都已开发,包括涂层网片,用于分离腹膜缺陷和用于单独涂刷网片。大孔隙和高弹性增加网片融合到腹壁,并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功能。涂层网格实例是Parietex和在植入物上结合网片和防粘层的想法是分离植入物和内脏直到网格覆盖新的腹膜间皮(约10天后),然后接下来减少植入物引发的异物反应、粘连形成。然而,使用涂层网格仍可能由于机械固定的使用方式而引起不良反应,如缝线、锚、钉,不良反应可能会从植入物处扩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1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