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醇法制备四丁基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6029.9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8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马英华;马会强;韦永继;张红伟;郭菊荣;赵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73/18 | 分类号: | C07C273/18;C07C27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醇 法制 丁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四丁基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四丁基脲(1,1,3,3-Tetrabutylurea,简称TBU),在常温和常压下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无味的液体,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制备农药、医药、染料、塑料用增塑剂和稳定剂、光气化反应的催化剂和溶剂及润滑油等;还可代替剧毒的磷酸酰胺用于制备氨基塑料的添加剂,最重要的用途是在蒽醌法合成过氧化氢工艺中代替磷酸三辛酯(TOP)用作工作液的溶剂。通过用TBU部分或全部代替TOP,可增加蒽醌及蒽氢醌在工作液中的溶解度,进而增加过氧化氢的分配系数,提高工作液的氢化效率及过氧化氢在工作液中的浓度,从而减少溶剂循环量及操作费用,有利于提高过氧化氢的装置产能。CN103193680A公布了一种四丁基脲的制备方法,但是采用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成本较高,且反应过程在回流的状态下进行,高于二丁胺的闪点(39℃),存在潜在的爆炸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乙醇法制备四丁基脲的方法,该方法以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二丁胺为原料,采用毒性较小的乙醇做溶剂,且整个反应过程不需要在回流状态下进行,四丁基脲的提纯无需减压蒸馏高纯度,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该方法简单、便捷、安全、可操作性强。
本发明所述乙醇法制备四丁基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溶于乙醇中。
(2)二丁胺中加入水,搅拌均匀。
(3)将步骤(1)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乙醇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2)的溶液中,控制加料温度在39℃以下,加料完成后控制反应温度为21~38℃,优选25~35℃;反应时间为1~8h,优选2~6h。
(4)反应结束,将有机相和水相分离,有机相经水洗、干燥得到四丁基脲。
上述步骤(1)中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和乙醇的质量比一般为1∶3~15,优选1∶5~12。
上述步骤(2)中二丁胺和水的质量比一般为1∶0.5~5,优选1∶1~3。
上述步骤(3)中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和二丁胺的摩尔比一般为1∶6~12,优选1∶7~10。
步骤(4)分离出的水相中加入氢氧化钠,分离出有机相,得到二丁胺,可直接用于合成反应,使二丁胺再循环使用,二丁胺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称取双(三氯甲基)碳酸酯29.7g,溶于150g乙醇中,转入500ml恒压滴液漏斗;称取91.1g二丁胺转入1L四口瓶中,并加入120g水,开始剧烈搅拌,搅拌均匀后,缓慢滴加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乙醇溶液,控制加料温度在39℃以下,加料完成后控制温度在25~30℃,继续反应8h。反应结束,用分液漏斗分层,将有机相和水相分离,有机相水洗三次,干燥,得产品75.1g,收率88.1%,纯度99.2%。水相用NaOH中和,分液,得到粗品二丁胺,可以直接用于下次合成,
实施例2
称取双(三氯甲基)碳酸酯29.7g,溶于350g乙醇中,转入500ml恒压滴液漏斗;称取77.6g二丁胺转入1L四口瓶中,加入200g水,开始剧烈搅拌,搅拌均匀后,缓慢滴加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乙醇溶液,控制加料温度在39℃以下,加料完成后控制温度在22~28℃,继续反应5h。反应结束,用分液漏斗分层,将有机相和水相分离,有机相水洗三次,干燥,得产品64.0g,收率75.1%,纯度99.0%水相用NaOH中和,分液,得到粗品二丁胺,可以直接用于下次合成。
实施例3
称取双(三氯甲基)碳酸酯29.7g,溶于150g乙醇中,转入500ml恒压滴液漏斗;称取118.8g二丁胺转入1L四口瓶中,加入150g水,开始剧烈搅拌,搅拌均匀后,缓慢滴加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乙醇溶液,控制加料温度在39℃以下,加料完成后控制温度在28~32℃,继续反应3h。反应结束,用分液漏斗分层,将有机相和水相分离,有机相水洗三次,干燥,得产品78.6g,收率92.1%,纯度99.1%。水相用NaOH中和,分液,得到粗品二丁胺,可以直接用于下次合成,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6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