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物试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8805.9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2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泽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泽熹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A47F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阵 穿戴物 可变形 环形轨道 三维数据 预设 可伸缩连杆 顶出机构 伸缩机构 变形部 可移动 壳体 机器人 压力传感器 层叠间隔 壳体变形 壳体内部 人本发明 外侧延伸 伸长 处理器 相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包括处理器、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变形部,第一变形部包括可变形点阵壳体以及设置在可变形点阵壳体内部的伸缩机构和至少一个可移动顶出机构,可变形点阵壳体包括多个层叠间隔设置的环形轨道以及固定在环形轨道上且向环形轨道外侧延伸的多个可伸缩连杆组件,伸缩机构用于根据预设的人体三维数据控制穿戴物试用机器人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移动顶出机构用于根据预设的人体三维数据控制每一可伸缩连杆组件伸长至对应的预定的长度以使可变形点阵壳体变形至与预设的人体三维数据相符的形状,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穿戴物试用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戴物试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试衣机器人模特产品研发技术报告的方法不多,主要采用分块模型,通过控制分块模型的间距变大变小来与穿戴物匹配。例如上市时间2010年的德国产品,由30片单元组成的成像方式,上市时间2012年,香港,由28片单元组成上肢一共8块,下肢6块,腰部6块,胸部以上8块模型,然而这种试衣方式只能大致的模拟出真人的形状,数据不够精确,导致试衣得到的衣服,不是理想的尺寸,在穿到客户身上时并不是很合身。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能够提高穿戴物试用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包括处理器、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变形部,第一变形部包括可变形点阵壳体以及设置在可变形点阵壳体内部的伸缩机构和至少一个可移动顶出机构,可变形点阵壳体包括多个层叠间隔设置的环形轨道以及固定在环形轨道上且向环形轨道外侧延伸的多个可伸缩连杆组件,伸缩机构用于根据预设的人体三维数据控制穿戴物试用机器人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移动顶出机构用于根据预设的人体三维数据控制每一可伸缩连杆组件伸长至对应的预定的长度以使可变形点阵壳体变形至与预设的人体三维数据相符的形状,待试用的穿戴物在试用时穿在穿戴物试用机器人上,压力传感器用于在可变形点阵壳体变形至与预设的人体三维数据相符的形状时检测待试用穿戴物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处理器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生成舒适程度报告。
其中,每一可伸缩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以及传动件,第一连杆组件包括首尾铰接的多个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件包括与第一连杆同等数量的且首尾铰接的多个第二连杆,每一第一连杆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连杆交错铰接,可移动顶出机构在顶抵传动件时带动可伸缩连杆组件伸长。
其中,传动件为顶杆,顶杆第一端与可伸缩连杆组件固定;或者,传动件为钳位夹,钳位夹包括第一夹部和与第一夹部弹性铰接的第二夹部,第一夹部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的铰接点两侧的第一咬合部和第一受力部,第二夹部包括分别位于铰接点两侧的第二咬合部和第二受力部,在可移动顶出机构未顶抵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时,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在弹性铰接的弹力作用下咬合在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杆交错铰接的铰接轴上以使可伸缩连杆组件的长度稳定不变,在移动顶出机构顶抵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时,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松开以使可伸缩连杆组件长度可变。
其中,可变形点阵壳体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可伸缩连杆组件之间的复位组件,复位组件用于将与其连接的相邻两个处于伸长状态的可伸缩连杆组件恢复至原始状态,且用于将相邻两个可伸缩连杆组件之间的间距恢复至原始状态。
其中,复位组件包括第一气动波纹管和第二气动波纹管,第一气动波纹管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可伸缩连杆组件跨接,第二气动波纹管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气动波纹管且与第一气动波纹管连通,第二气动波纹管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相邻两可伸缩连杆组件均固定连接,第二气动波纹管的第二端还与钳位夹的第一咬合部或者第二咬合部连接以复位时通过第二气动波纹管的收缩将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松开以使可伸缩连杆组件长度可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泽熹,未经何泽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8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