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电极倒装红光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5210.6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9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石峰;杨凯;林鸿亮;赵宇;田海军;李波;张双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46;H01L33/6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电极 倒装 红光 led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芯片的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提高AlGaInP四元系红光芯片光效的最有效方式为采用晶圆键合(Wafer bonding)的衬底转移技术,并结合制作P面全方位反射镜(ODR)及N面粗化工艺,结合这三种工艺可使得制备的AlGaInP红光LED芯片光效为传统正装结构芯片的3~4倍;但是,在制作高反射率的ODR时,常采用SiO2或MgF2作为介质层,这两种材质均不导电,为使P极载流子顺利通过介质层并到达有源区,需要在介质层中刻蚀出一定大小和数量的孔洞,并填充金属导电欧姆接触材料,介质孔的存在会大幅降低ODR对从有源区射向P面的光的反射率,此外工艺上由于ODR介质孔内导电金属与P面GaP欧姆接触难以控制,容易造成芯片局部电流集中,顺向电压Vf偏高,抗静电等可靠性差的问题;而且其N、P电极在芯片的上下两侧,为垂直结构,与蓝绿光芯片电极结构上的差异,使RGB混合应用端封装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N、P电极在芯片的同侧,芯片顺向电压Vf较低、抗静电性能较好的水平电极倒装红光LED芯片。
本发明在衬底的同一侧依次设置有键合层、ODR介质层、P-GaP电流扩展层,在一小部分P-GaP电流扩展层上设置P面P-Finger扩展电极和P-Pad 中心电极,在大部分P-GaP电流扩展层上依次设置P-Space限制层、MQW有源区、N-Space限制层和N-AlGaInP粗化层。在部分N-AlGaInP粗化层上设置N-GaAs欧姆接触层,在N-GaAs欧姆接触层上设置N面N-Finger扩展电极和N-Pad 中心电极。
与含介质孔的倒装红光垂直结构芯片相比,本发明采用水平电极结构设计,可使P面电流得到很好的扩展,可使18mil尺寸的芯片顺向电压Vf降低至2.02V,发光强度4800mcd,芯片的抗静电能力达到5kV;使AlGaInP倒装红光芯片实现同蓝绿光相似的电极结构,降低RGB混合应用端封装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以上产品的制备方法。
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MOCVD方法,在一临时衬底的同一侧依次生长N-Ga0.5In0.5P腐蚀停层、N-GaAs欧姆接触层、N-AlGaInP粗化层、N-Space限制层、MQW有源区、P-Space限制层和P-GaP电流扩展层,取得外延片;
2)在外延片的P-GaP电流扩展层上依次淀积ODR介质层和键合层;
3)在转移衬底的一侧蒸镀键合层,通过键合层,将外延片的P-GaP电流扩展层和转移衬底键合在一起,取得键合后的半制品;
4)去除键合后的半制品的临时衬底后,再去除N-Ga0.5In0.5P腐蚀停止层,直至暴露出N-GaAs欧姆接触层;
5)在N-GaAs欧姆接触层上制作金属层,经剥离形成N面N-Finger扩展电极和N-Pad 中心电极;
6)去除N面N-Finger扩展电极和N-Pad 中心电极区域以外的N-GaAs欧姆接触层,直至暴露出N-AlGaInP粗化层;光刻后,自暴露的N-AlGaInP粗化层表面向下湿法腐蚀,直至暴露出P-GaP电流扩展层;
7)在P-GaP电流扩展层上制作金属层,经剥离形成P面P-Finger扩展电极和P-Pad 中心电极;
8)在P面蚀刻沟道内沉积SiN层,对PN结侧壁钝化处理;
9)对暴露的N-AlGaInP粗化层进行粗化处理;
10)退火、激光划片、劈裂。
本制备方法无需在ODR介质层内开孔,而是利用整面ODR介质层与键合层形成ODR全方位反射镜,使P面保证较高的反射水平;通过湿法腐蚀从N面刻蚀至P-GaP层,在P-GaP电流扩展层上淀积金属,光刻实现P-Pad 中心电极的制作,最后形成水平电极结构的AlGaInP倒装红光芯片。
本发明工艺简单、合理,可使RGB混合应用端封装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延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生产工艺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52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