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行程校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9129.5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3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宋仕超;凌清;吴兴华;陈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创想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金相允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左轮 实际路程 移动量 右轮 校准 移动机器人 里程计 阈值时 惯性测量单元 转角 误差校正 融合 滤波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行程校准方法,包括获取左轮实际路程和右轮实际路程;根据左轮实际路程和右轮实际路程得到第一位移和转角;获取左轮实际直径和右轮实际直径,通过左轮实际直径和右轮实际直径对里程计进行校准;通过惯性测量单元获取第二位移;获取移动量阈值;将移动距离与移动量阈值进行比较;当移动距离小于移动量阈值时,将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的平均值进行融合;当移动距离大于移动量阈值时,利用滤波融合。本发明实现了对里程计的误差校正并提高了系统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运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行程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学的发展,室内服务机器人的研究逐步成为热点。在智能家居室内定位感知系统中,机器人的自身定位能力对于路径规划极其重要,是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的关键,对于提高机器人的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多有两个或三个主动轮组成,里程计定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相对定位方法,它属于航位推算法,是未知环境中移动机器人导航定位的主要方法,里程计定位方法能简化确定位姿的基本问题,仅需要单一甚至无需外部传感器信息,就可以实现对机器人位置和方向的估计,方法简单。但会产生无界的误差累积,甚至会导致移动机器人导航任务的失败,因此里程计的误差校正是实现机器人准确位姿估计的前提。
现有的里程计校准技术,如通过“双向正方形路径”方法校准来自系统误差的两个“不相等的轮直径”和“轮距的不确定”。如通过新的系统误差模型,详细纠正差分移动系数。
但以上方法都为数学方法,在应对直线运动时较为准确,若出现旋转则会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行程校准方法,实现了对里程计的误差校正并提高了系统定位精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行程校准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左轮实际路程和右轮实际路程;
根据所述左轮实际路程和所述右轮实际路程得到第一位移和转角;
获取左轮实际直径和右轮实际直径,通过所述左轮实际直径和所述右轮实际直径对里程计进行校准;
通过惯性测量单元获取第二位移;
获取移动量阈值;
将所述第一位移与所述移动量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一位移小于所述移动量阈值时,将所述第一位移和所述第二位移的平均值进行融合;
当所述第一位移大于所述移动量阈值时,利用滤波融合。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获取左轮实际直径和右轮实际直径包括:
根据下式计算所述左轮实际直径和所述右轮实际直径:
其中,D′l和D′r分别为所述左轮实际直径数据和所述右轮实际直径数据,L为路程输入值,τ为旋转角度,ψ为所述转角,N′l和N′r分别为左、右编码器的脉冲增量,n为每圈脉冲量。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获取左轮实际路程和右轮实际路程包括:
根据下式计算所述左轮实际路程和所述右轮实际路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创想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创想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91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