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曲西班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6957.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8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民;白文钦;孙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75 | 分类号: | C07D213/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曲西班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贝曲西班中间体的方法,以5‑甲氧基‑2‑硝基苯甲酸和2‑氨基‑5‑氯吡啶为起始原料制得N‑(5‑氯‑2‑吡啶基)‑5‑甲氧基‑2‑硝基苯甲酰胺,该方法中选用EDC和NHS联合应用对5‑甲氧基‑2‑硝基苯甲酸进行活化,在与2‑氨基‑5‑氯吡啶反应得中间体;该制备方法弃用三氯氧磷、草酰氯和吡啶等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比较大试剂。反应条件、产品质量、产品的成本等方面都取得了改进效果,特别是操作简单,污染小,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领域和药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曲西班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来酸贝曲西班(CAS:936539-80-9),化学名:N-(5-氯-2-吡啶基)-2-[[4-(甲氧基甲脒基)苯甲酰基]氨基]-5-甲氧基苯甲酰胺(2Z)-马来酸(1:1),结构式为(Ⅰ):
贝曲西班是一种新型选择性可口服的Xa因子抑制剂,由美国博尔托拉(PortolaPharmaceuticals)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能快速吸收,3~4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在抗凝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中,贝曲西班一重要中间体N-(5-氯-2-吡啶基)-5-甲氧基-2-硝基苯甲酰胺,再合成贝曲西班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在多篇文献中有所报道。
专利文献CN1391555A最早公开了如下制备方法:
如上所示,该工艺是以2-氨基-5-氯吡啶(VII)和5-甲氧基-2-硝基苯甲酸(VI)为原料在三氯氧磷和吡啶条件下经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V;使用三氯氧磷和吡啶二者对人的身体和环境危害极大。
赵华,等,贝曲西班的合成工艺,中国新药杂志2014年第23卷第24期:2902-2904报道了如下合成路线:
如上所示,以5-甲氧基-2-硝基苯甲酸和2-氨基-5-氯吡啶为起始原料制得N-(5-氯-2-吡啶基)-5-甲氧基-2-硝基苯甲酰胺(化合物3),在该步反应中,使用了草酰氯,但是草酰氯不仅对空气敏感,遇到潮气会发生分解放出氯化氢,具有高毒性和腐蚀性,更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该文也试图选用多种缩合剂进行反应,但是,经试验结果都不理想。
在工业化生产中发现,无论使用三氯氧磷还是使用草酰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比较大。操作要求较严格,工业化生产不易控制,缩合率低,杂质大。特别是对设备腐蚀性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寻求新的缩合剂来制备中间体N-(5-氯-2-吡啶基)-5-甲氧基-2-硝基苯甲酰胺,是工业化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贝曲西班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人员,在制备中间体N-(5-氯-2-吡啶基)-5-甲氧基-2-硝基苯甲酰胺时,选用三氯氧磷或草酰氯对5-甲氧基-2-硝基苯甲酸进行活化羧基成酰氯,再与2-氨基-5-氯吡啶反应,操作较严格,对个人和环境危害大;于是,又寻找新的缩合剂进行反应。初步试验了CDI、EDC、HATU、HBTU、DM等,效果不理想,产物较少,杂质较多。本发明通过选用EDC和NHS联合应用对5-甲氧基-2-硝基苯甲酸进行活化,再与2-氨基-5-氯吡啶进行酰胺化反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发明人员并进一步对各物料的用量进行了研究。
具体而言,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6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来酸贝曲西班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2‑肼基‑3‑氯吡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