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天窗的驱动机构和车辆天窗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7546.7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6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廖国红;张建华;李明;钟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B60J7/057;B60R16/023;E05F15/70 |
代理公司: | 11447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杰;南毅宁<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传动机构 传动 车辆天窗 驱动机构 天窗 锁定 传动相连 供电状态 控制系统 驱动电机 逃生通道 用户提供 正反转动 非电控 输出端 输入端 天窗口 操控 失电 断电 车门 驱动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天窗的驱动机构和车辆天窗控制系统,该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用于与可正反转动的驱动电机传动相连,传动机构的输出端用于驱动车辆天窗往复移动以关闭或打开天窗口,驱动机构还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用于在失电时控制传动机构传动分离,以及在得电时控制传动机构传动结合。当车辆断电时,控制部可以控制传动机构传动分离,即可实现操控传动机构对天窗锁定的解除。这样,在无法打开车门时,可以通过手动或其他非电控方式开启天窗,为用户提供一种逃生通道。当车辆处于供电状态时,控制部可以控制传动机构传动结合,即可实现传动机构对天窗的重新锁定,不影响传动机构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天窗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天窗的驱动机构和车辆天窗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天窗主要包括传动机构和驱动电机,该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用于与可正反转动的驱动电机传动相连,该传动机构的输出端用于驱动车辆天窗往复移动以打开或关闭天窗口。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车辆遇到紧急情况而突然断电,无法通过驱动驱动电机打开天窗,电控控制的天窗被传动机构锁死,因而无法打开天窗。例如,汽车由于意外事故突然从桥上落入湖泊中,此时汽车全部浸入水中,由于水的压力,车门无法打开,此时天窗成为唯一的逃生通道。然而汽车侵入水中一定深度后,汽车的所有电子系统瘫痪,导致电动控制天窗开启失效,无法自救逃生,危机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天窗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以在车辆涉水而断电时方便驾驶员和乘客的自救逃生。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天窗控制系统,该车辆天窗控制系统包括本公开提供的用于车辆天窗的驱动机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天窗的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用于与可正反转动的驱动电机传动相连,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用于驱动车辆天窗往复移动以关闭或打开天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用于在失电时控制所述传动机构传动分离,以及在得电时控制所述传动机构传动结合。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之间的受控传动件,在失电时,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受控传动件切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之间的传动连接,在得电时,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受控传动件建立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之间的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部为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与所述受控传动件固定相连。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由活动齿轮传动相连的第一齿轮机构和第二齿轮机构,所述活动齿轮为所述受控传动件,所述第一齿轮机构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齿轮机构为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安装到所述活动齿轮上,以使得失电时驱动所述活动齿轮沿轴向脱离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和第二齿轮机构,得电时驱动所述活动齿轮沿轴向复位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和第二齿轮机构。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传动机构的支撑座,所述活动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该支撑座的一侧,所述伸缩机构位于所述支撑座的另一侧,并且所述伸缩端穿过所述支撑座以连接到所述活动齿轮上,所述伸缩端朝向远离所述支撑座的方向伸出以驱动所述活动齿轮脱离啮合,所述伸缩端朝向靠近所述支撑座的方向缩回以驱动所述活动齿轮复位啮合。
可选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具有所述伸缩端的伸缩杆、弹性件和电驱动部,所述弹性件具有驱动所述伸缩杆伸出的弹性力,在得电时,所述电驱动部固定所述伸缩杆并克服所述弹性力,在失电时,所述电驱动部释放所述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7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