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液压式制备花生油得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9238.8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8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法;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德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刘元法;李凯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6;A23D9/02 |
代理公司: | 23211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晓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412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油 液压压榨 升压 液压式 压榨 油率 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不饱和脂肪酸 氧化稳定性 澄清透明 高压液压 使用寿命 有效解决 磷脂 麦胚酚 无异味 残油 胆碱 得率 恒压 制取 甾醇 制备 生产成本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液压式制备花生油得率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采用梯度升压的液压压榨方法,有效解决了目前液压式制取花生油存在的残油较高的问题;同时,采用梯度升压的方式,防止了长时间高压液压压榨,有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与恒压压榨相比,本发明方法的得油率提高了13%左右,本发明方法有效提高了液压压榨的得油率,以便于液压压榨在工业上的应用。此外,本发明得到的柔雅香花生油具有花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色泽浅,澄清透明,酸值低,VE含量高,氧化稳定性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甾醇、麦胚酚、磷脂、胆碱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液压式制备花生油得率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花生是世界上占第四位的植物油料,约占世界油料年产量的14%。花生中油脂的含量高达44%-58%,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含量非常丰富。花生内蛋白的含量为24%-34%,可消化性达到90%,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世界第三位的植物蛋白源,约可供世界需要量的11%。因而花生是一种很好的蛋白质的供给源,从花生中提取优质的油是油脂工业发展的要求之一。
传统的花生油提取工艺主要是指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压榨法是利用机械外力的挤压作用将榨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的方法。浸出法是利用某些有机溶剂“溶解”油脂的特性将料胚或预榨油饼中的油脂提取出来的方法。浸出法会有一定的有机溶剂的残留,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压榨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研究重点。
目前的压榨法主要有热压榨法和冷压榨法。
传统热压榨法存在以下缺点:
(1)高温炒籽破坏了花生油的营养物质,影响花生油品质;
(2)高温炒籽后期,花生中形成大量褐变物质,使得花生油色泽较深;
(3)温度过高破坏了某些特殊风味物质,产生焦糊味;
(4)温度过高,使得花生粕严重变性,难以再利用;
(5)高温炒籽,能耗大;
(6)工艺流程复杂,成本较高。
(7)榨油机螺杆与物料直接接触产生大量的热(通常温度超过100℃)使得所制的蛋白粉色泽差,营养差,仅作为饲料销售.
而冷榨法制备花生油也存在缺点:
(1)没有花生油的香味,降低了人们的接受度;
(2)过程中温度较低,花生蛋白粉保质期较短;
(3)花生油得率低,成本高,市场售价较高,普及率下降。
目前热压榨或者冷压榨,工业上主要应用螺旋式压榨机,但是榨油机螺杆与物料直接接触产生大量的热(通常温度超过100℃)使得所制的蛋白粉色泽差,营养差,仅作为饲料销售。
液压式榨油机,主要工作方法是将物料装在过滤袋中,填入榨油腔,利用高压直接将油脂挤压出来。但是液压式榨油在花生油制取方面主要的缺陷是残油较高,通常达到20%以上,制约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液压式制备花生油得率的方法,克服了液压式制备花生油残油很高的缺陷。
本发明的提高液压式制备花生油得率的方法,是将预处理后的花生仁进行干法磨浆再进行榨油,并在利用液压式榨油机进行榨油时采用梯度升压的方式进行榨油。
所述梯度升压,是先在1~10Mpa下处理120~240mins,然后在29.0~30.0Mpa下处理30~60mins,再在57.0~60.0Mpa下处理30~60min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德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刘元法;李凯,未经无锡德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刘元法;李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92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