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2965.8 | 申请日: | 201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5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谦太;小林康平;竹田佳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F15/655 | 分类号: | E05F15/655;E05F15/70;B60J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刘煜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开闭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即使在脉冲传感器的分辨率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其脉冲信号的计数而更可靠检测开闭体的停止。作为位置检测部和存储部的ECU通过对与滑门的移动同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从而检测该滑门的移动位置(门位置X),并且存储以成为其移动范围的始端的全开位置或全闭位置为基准的滑门的最大移动位置(最大值Xm)。进一步,作为判定部的ECU在执行了朝向移动范围的终端侧的滑门的驱动控制的情况下,对门位置X的最大值Xm是否被更新进行判定。并且,作为停止检测部的ECU在该门位置X的最大值Xm没有更新的状态继续了规定时间T0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滑门已停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对滑门那样的车辆的开闭体进行驱动的控制装置存在如下控制装置:通过对与该开闭体的移动同步的脉冲信号(的边缘)进行计数,对该开闭体的移动位置进行检测。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滑门装置使用了脉冲传感器,该脉冲传感器使用了霍尔元件。即,通常,这样的脉冲传感器包括:旋转体,其与开闭体的移动同步地旋转;一对霍尔元件,其在该旋转体的周缘与设于该旋转体的磁体相对。并且,通过对这两个霍尔元件所输出的彼此的相位错开90°的两相的脉冲信号的边缘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对开闭体的移动方向和移动位置进行检测。
另外,对于该脉冲信号,在没有检测到新的边缘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开闭体停止了。并且,由此,不设置限位开关等追加结构,就能够对该开闭体到达移动范围的终端的情况进行检测,即能够对到达全开位置或全闭位置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76319号公报
然而,近年来,由于提高了脉冲传感器的分辨率,在上述以往的检测方法中,存在无法对该开闭体到达了移动范围的终端的情况进行检测的可能性。即,对于开闭体,在该开闭体停止后,也有时产生以设于滑门的周缘部的密封材料的弹性变形、机械结构要素的晃动、或者作为驱动源的电机的转矩变动等为主要原因的振动。并且,有在使用了分辨率较高的脉冲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将这样的细微的振动读取为该开闭体的移动位置变化这样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只要持续检测新的脉冲信号的边缘,该开闭体的停止不被检测。特别是在为了谋求简化、而使用设于该电机的旋转传感器所输出的脉冲信号的结构中,这样的问题显著地出现。并且,在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而追加了新的解码器的情况下,存在其构成变得复杂化这样的问题,因此,在这点上,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在脉冲传感器的分辨率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该脉冲信号的计数而更可靠地对开闭体的停止进行检测。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优选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包括:位置检测部,该位置检测部通过对与所述开闭体的移动同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从而对所述开闭体的移动位置进行检测;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以所述开闭体的移动范围的始端为基准的所述开闭体的最大移动位置;判定部,该判定部在执行了朝向所述移动范围的终端侧的所述开闭体的驱动控制的情况下,对所述最大移动位置是否被更新进行判定;以及停止检测部,该停止检测部在所述最大移动位置没有更新的状态继续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开闭体已停止。
根据上述结构,开闭体的移动位置检测所用的脉冲传感器具有也读取停止后的开闭体产生的细微的振动那样的较高的分辨率,即使是在该开闭体停止后、基于脉冲信号的计数所检测的该开闭体的移动位置不停留在恒定的值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检测该开闭体的停止。
优选的是,在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中,所述脉冲信号是设于电机的旋转传感器所输出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2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