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补偿电路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2039.9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5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兴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钟宗;夏彬 |
地址: | 2015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体管 像素补偿 驱动电流 显示面板 电路 显示装置 电压源 压降 电容器 发光二极管 亮度均匀性 位置处 减小 走线 观看 | ||
本发明提供了像素补偿电路以及显示装置,其中像素补偿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第八晶体管、第九晶体管、第十晶体管、第十一晶体管、第十二晶体管、发光二极管和电容器。本发明的像素补偿电路对电压源的电压因为走线的阻值而产生的压降进行补偿,使得OLED显示器件的驱动电流不受电压源的电压在显示面板产生的压降的影响,尽可能减小显示面板的不同位置处的驱动电流值与当前设定的驱动电流值的偏差,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控制电路领域,特别是一种补偿电压源的电压因走线的阻值在显示面板内产生的压降的像素补偿电路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已经开发出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相比具有较小重量和体积的各种平板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器。
在平板显示器中,有机发光显示器使用通过电子和空穴的重组产生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图像。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并且以较低的功耗驱动。一个典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通过形成在像素中的晶体管向OLED提供根据数据信号的电流,从而OLED发射出光。
有机发光显示器根据驱动类型进行区分,可以分为无源驱动型(PMOLED)和有源驱动型(AMOLED),其中无源驱动型不采用薄膜晶体管基板,有源驱动型则采用薄膜晶体管基板。
有源驱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每个像素配备具有开关功能的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而且每个像素配备一个电荷存储电容,外围驱动电路和显示组件集成在同一玻璃基板上。每个像素依据一数据信号产生一驱动电流,通过调整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来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现有的AMOLED显示组件的驱动电路中,由于AMOLED依赖电流驱动,所以提供电压源的电压会因为走线的阻值而在显示面板内产生压降,从而导致AMOLED的显示面板在上中下的电压不同。又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与其驱动电流量成正比,AMOLED的显示面板的电压不均匀,会导致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均匀。随着显示面板中走线随时间的老化,走线部分的阻值会进一步升高,显示面板中电压不均匀的情况会更为明显,从而导致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均匀程度进一步加深,也就减少了AMOLED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是为了增进对本发明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包含在这个国家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未知的、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补偿电路以及显示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对电压源的电压因为走线的阻值而产生的压降进行补偿,提高亮度均匀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包括:
一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一数据信号,第二极耦接一第一节点,栅极耦接一第二扫描信号;
一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极耦接一第二节点,栅极耦接一第四节点;
一第一开关组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节点,第二端耦接所述第四节点,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
一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二节点,第二极耦接一第三节点,栅极耦接一使能信号;
一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极耦接一电压源正极,栅极耦接所述使能信号;
一第十晶体管,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电压源正极,第二极耦接一第五节点,栅极耦接所述使能信号;
一第十一晶体管,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五节点,第二极耦接一参考电压,栅极耦接一第一扫描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2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口径系统的波前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电机的变频控制方法及装置